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音乐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健康

泡脚用穿山甲拿什么遏制畸形中药大处方

来源:新华网     编辑:胡昌辉

2011-12-16 18:17: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冬季是传统养生的时节,市场上各种保健品热卖,中药作为流传数千年的国药更是受到百姓的青睐。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中药饮片价格回落的行情下,处方价却仍一路走高,一帖中药动辄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一些患者戏称为“贵族药”。

  为什么一些医生爱开“大处方”,又拿什么来遏制这一趋势?专家认为,中医正面临信任危机,亟须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行医规范。

    中药渐成贵族药 “大处方”是祸首

  “以前一帖中药不会到十元钱,现在动不动就五六十元。像我这样的老病号,以前一年都要吃上三五个月中药,现在吃不起了。”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杭州刘大妈开了7帖中药,共350多元,虽然医保能报销70%多,但仍需自掏近百元,这让常吃中药的她觉得吃不消。

  记者近日走访杭州市多家公立和民营的中医院、中医馆发现,患者冬季看中医的热情高涨,一些医院还推出了养生膏方,也受到追捧。但很多患者一边吃着药一边心疼钱包。杭州市卫生局今年对市区23家公立和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近3500张中药饮片处方做过统计,发现7帖处方价格高于500元的占了34%,最高的超出1500元。

  对此,一些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中药饮片价格大涨,药方的价格自然也跟着贵了。“去年到今年,中药饮片价格的确涨得很疯狂,普遍上涨30%左右,个别常用中药如党参、太子参的涨幅超过5倍,而这是医院所无法控制的。”杭州市一家百年老字号中医馆方回春堂的馆长汪立源说,好在今年下半年经过国家的调控,中药饮片的价格已逐步回落。

  不过记者发现,处方价并未随着中药饮片价格的回落而降低,其中“大处方”流行是主要原因。在方回春堂国医馆,记者曾随机对20个患者的药方做过统计,70%的单子上都有一味名叫“石斛”的药。“石斛”的价格一克高达2元,一般一帖药配12克,即单单这味药就需要24元。

  “一些医生开方必开名贵药,甚至开在一些很小的病上,令人困惑。”杭州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袁北方说。

  此外,中药味数多也是导致药费偏高的原因。杭州市卫生局的统计显示,用药味超过20味的占到一半以上,个别甚至40多味。

  “味数多效果就好吗?可祖宗传下来的名方如六味地黄丸、归脾汤都不超过10味药的。”杭州市民王莹刚刚开了7帖药,每帖药多达23味药,她忍不住疑惑。

    控制大处方 多地开出“限药令”

  针对医生爱开“大处方”的趋势,天津、杭州等市的卫生部门纷纷出台“限药令”。天津市卫生局2010年出台规定:中药饮片处方原则上每张处方只能开16味药,最多不得超过20味药;3剂以内价格不得超过80元,4-7剂价格不得超过120元。杭州市卫生局今年1月也出台类似管理条例,规定每帖用药一般控制在18味以内,价格控制在40元以内;对各类恶性肿瘤重大疾病可适当放宽,但原则上每帖处方不得超过50元。

  “这是在多位专家根据实际经验和传统药典经方的基础上论证得出的,目的是引导医生合理用药,是为患者的健康负责。”袁北方说。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这些规定并未得到有效执行,方子超额超量的现象仍旧十分普遍。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卫生局的一刀切的做法有失偏颇,除了中药材价格涨价的客观因素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即中医看病并非标准化操作。一些患者毛病比较多或者病情严重时,需要开的药就会比较多、比较贵;但同时,“限药令”并非没有道理,一些医生滥开药的现象的确存在。

  “有医生竟开名贵中药穿山甲给患者泡脚,还有医生给8岁小孩开50多味一帖的中药,这些都让我们十分震惊。”浙江省名中医陶筱娟说。

  陶筱娟说,大处方带来的过度治疗令人担忧,“很多病人不适合也不需要吃名贵药,太多味药放一起还有可能产生反作用,对症下药、合理用药是不能突破的底线。”

  “在少数医院,开药的数量和价格和医生的收入挂钩,这是造成医生喜欢开贵药、多开药的原因之一。”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这种现象在民营的中医馆尤为突出。
 
    治理中药贵亟须“对症下药”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患者除了对“中药贵”的不满外,对少数医生的医德也提出了质疑。

    “每次看中医,问诊和把脉的时间不超过三分钟,有时没等我把症状说完,药方就已经开出来了,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看病就像操作流水线一样,不得不让人怀疑药方的效果。”一位杭州市民抱怨说。

  业内人士表示,少数中医道德滑坡现象的确需引起重视,除看病不用心外,有些医生喜欢到民营医院坐诊开“大处方”赚外快。“中药的性质很特殊,一般开方不会出医疗事故,这个特点被少数医生利用成为‘护身符’,很可悲。”陶筱娟说。

  袁北方说,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有必要的,但是光靠道德期待并起不到实质性的约束,当前要紧的还是需要靠制度建设。

  “遗憾的是卫生局的规定很难落实。因为没有处罚权,对于医疗机构的不执行,只能以督导、约谈等软性形式进行,没有实质性的措施。”袁北方还说,一些误以为“大处方”才有效的患者的抵触也是该政策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朱彩凤表示,针对“大处方”老大难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合监管,对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比如给医院降级、取消医生行医资格等。

  “同时患者的科学认识也很重要,如果患者能够有意识地抵制医生开大处方,医生也会相应地收敛一点。”朱彩凤说。 周竟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