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集中供暖引热议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 2013-01-06 10:31:00
费三元
南方集中供暖:多此一举
建成后使用率低 产生巨大能耗
一些专家反对在南方集中供暖。除了建造成本高昂、建成后使用率低、造成设备浪费等原因外,最大的原因还是能耗问题。有专家算过一笔账,目前南方城市居民采取的电暖器、空调等采暖方式,其采暖能耗为每平方米每年6到8度电,折合消耗两到三公斤煤。而集中供暖,每平方米每年要消耗15至20公斤煤,南方若推广集中供暖,将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
以武汉为例,2005年开始,武汉启动“冬暖夏凉”工程,其目标是到“十二五”末,集中供热制冷覆盖区域达5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60万人,其供热方式是采用热电厂的天然气发电余热为居民区供暖。但这一工程目前受制于天然气的供应量,能源供给依旧是个问题。
南方人习惯湿冷供暖 或引身体不适
无锡市建筑研究院设备总工程师沈和荣告诉记者,“与北方相比,南方供暖时间短,设备建成后使用率低,将造成设备浪费,增加年运行费用。而且对于南方居民而言,已经习惯冬季的湿冷气候,如果突然增加集中供暖,可能导致居民身体的不适应。
建议一:南方供暖问题应突破制度按需提供
笔者认为对于供暖问题首先应该从制度和政策上予以突破和改革,要能够与时俱进地按照实际的城市气温情况来动态地进行南北划定而不是永远的一沉不变,这样就可以解决关于南北供暖特权的地域之争,而将问题的研究回归到科学上去。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笔者却并不赞同在当下阶段就全面对南方进行供暖覆盖。南方的确是湿冷无比,但这主要是在室外的感受,而室内的温度则一般在零度以上,人体感受相对室外来说要好得多。由于集中供暖只是提高室内的温度而无法让整个城市都变热,也就是说,供暖其实并不能解决湿冷的问题。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对于供暖权的普惠性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具体需求,以科学发展、节约资源的理念来进行提供,比如对于一些偏远的、电力供应紧张而无法用空调取暖的农村可以进行集中供暖,对于一般的城市楼房仍然以电器加热为主,而不要只是简单一刀切地全面进行规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