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简单放松银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解读“政策预调微调”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吴雨、刘琳)在国际经济形势波谲云诡之时,中国经济也面临复杂挑战,市场对于明年宏观政策走向十分关注。
30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政策预调微调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放松银根和房地产调控,要保持合理的货币供应,并坚持推进财税改革。
微调不是简单放松银根
夏斌在京参加专家论坛时表示,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出口、消费的情况都不容乐观。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趋缓。
夏斌分析认为,今年的第三季度中国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为零,明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甚至可能为负;与此同时,在打击投机炒房的过程中投资会有所下降,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速会略有下降。“从消费看,政府虽然在着手解决社会两极分化的问题,但仍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意味着中国消费的高增长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在此基调下,我国的宏观政策还应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实体经济保持8%至9%的合理速度的货币供应,对于前两年而言要相对紧缩银根。”夏斌说。
10月份以来,高层多次提及“政策预调微调”,市场极为关注“微调”所释放的信号。夏斌认为,“微调”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放松银根,而是针对中国金融市场融资效率不高,在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同时,运用信贷机构政策的辅助来帮助实现总量稳健的政策,比如对小微企业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减税等。“微调是针对融资体系的不完善、机制的不灵活而进行的一些补充性的制度安排,关键是要用好动态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房地产调控还应继续
“微调并不意味着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夏斌认为,合理投资房还是应该的,但是整个房地产市场就是以消费品为主导,应坚决打击投机炒房行为,向市场传达明确的信号。“从长期看,政府还应建立起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期有效的制度,在投机环节精确打击。”
“毕竟住房的刚性需求还在,我们应该在策略上准备慢慢消化房地产市场泡沫,考虑运用长效的市场税收手段逐步替代行政的措施。”夏斌说。
积极财政政策仍有空间
今年以来,民间借贷活跃,引起市场普遍关注。夏斌认为,我国民间资本充裕,同时又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在经济急需投资拉动,而资金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应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社会方方面面的领域。“要加快落实新‘非公36条’的实施,这解决明年保稳定保增长的关键,而不应简单地处理为放松银根保增长。”
夏斌认为,明年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财政政策,基于中国目前的财政赤字的状况,他认为仍然有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余地和空间。“我们必须加快财政结构支出制度的改革,向战略型行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倾斜,向有助于扩大消费的领域倾斜,包括社保、医疗教育等,加快培育中国大消费市场,真正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外,夏斌提出,受翘尾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今后的一两年,国内物价调控压力仍然较大,物价趋于温和的上涨阶段,政府应争取价格改革补贴到位,以此保持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下降,而不是简单的采取总量放松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