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房产

银行试水“以房养老” 推广尚需迈几道坎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鑫

2011-10-28 08:58: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以房产作抵押,每月最多可贷2万元养老”。随着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峻,“以房养老”这个舶来品浮上水面,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近日,中信[简介最新动态]银行在国内率先试点“养老按揭”业务,年底前该业务将在山东省内推广。

  听上去美好的以房养老,在国内能否水土相服?房屋产权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房价下行风险等等问题,是“以房养老”推广必须过的几道坎。

  年底前在山东全面推广

  “我天天发愁的就是养老问题”。最近,济南市民曹老先生刚刚退休,他的老伴几年前过世,唯一的儿子在外地工作,生活也不宽裕,曹老先生退休后工资不足千元。“我只有一套九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听人说将来可以‘以房养老’,不知道靠谱吗?”

  与曹老先生一样,存在养老顾虑的老年人比比皆是。当前中国老龄化问题异常严峻,很多人都是未富先老,社会养老无法保障,“养儿防老”的观念也跟不上形势。这种情况下,“以房养老”这个舶来品浮上水面,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国内一些地方也在尝试推行这一办法。前不久,北京市发布“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以房养老”的概念,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

  本月初,中信银行在北京、上海率先启动“以房养老”的按揭业务,推出首张面向中老年客户的专属借记卡“信福年华”,成为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

  “我们计划在下个月,在山东地区全面推出这项业务”,中信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市场销售部总经理耿宾告诉记者。“其实,以房养老最早在山东青岛试点,效果不错,总行才决定在各地逐步推开”,耿宾称。

  耿宾介绍,该卡针对中老年客户,在国内率先推出“养老按揭”业务,老年客户本人或法定赡养人以房产为抵押,银行向老年客户每月发放用于养老用途的贷款。

  耿宾介绍,以房养老在国外被称为“倒按揭”,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国外一种较普遍的养老模式,但完全参照国外模式存在一定难度,该行推出的养老按揭业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以适应国情。

   每月最多可贷2万元养老

  与国外“倒按揭”不同,中信银行推出的“养老按揭”业务,借款人不限于老年人本人,只要有可抵押房产,老年人法定赡养人也可以作为借款人。

  按照该行规定,申请“养老按揭”的借款人为养老人本人或法定赡养人,养老人须年满55岁;法定赡养人须年满18岁。“子女可以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方式为父母提供养老资金,范围更广泛,更符合国情。”耿宾认为。

  不过,中信银行要求老年人或法定赡养人有多套房屋,其中一套房屋用于抵押,便于房产处置,解决了一套房屋难以处置的难题。“这样的规定显示了银行的谨慎,也抬高了门槛,挡住了部分有需求的客户。”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对于关心“以房养老”的中老年人,他们更想知道:“我每月最多可以获得多少养老金?贷款养老的成本高不高?”耿宾介绍,贷款金额根据房产价值和养老人合理养老需求确定,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价值的60%,每月实际支付养老金额不超过2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利率按照同档次基准利率或上浮执行。

  为了防止养老资金挪作他用,该行同时规定,资金必须用于老年人养老,包括日常生活费用支出、医疗、其他改善性生活支出等,资金由老年人自主支付。

  根据客户的情况,银行提供了两种还款方式:一种是按月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另一种是,按约定每月等额偿还部分本金,银行按月自动扣收应还本息,贷款到期时贷款人再偿还剩余本金和当期利息。

   推广尚需迈过几道坎

  “住房一次抵押,贷款分期发放,将不动产变成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贷款人每月有稳定的现金来源用于养老,不仅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子女也可以减轻负担。”

  听上去很美好的“养老按揭”,银行在推行上却面临不少问题,这也是各地试行“以房养老”遭遇的共同难题。

  “中国人传统的养老观念就是一大障碍。”耿宾说。正如其所言,针对“以房养老”模式,国内一家专业机构曾在上海做过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84%的老年人不能接受。“如果真的要以房养老,自己会有一种挫败感,儿女在外也会感觉到没有颜面。”一位接受采访的老人说。

  房屋产权70年,则被金融界认为是“以房养老”的最大障碍。省城一家大型银行个贷部负责人称,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这也是国内大多数银行对“以房养老”市场迟迟不敢下手的原因。

  此外,房价下行的风险,也影响了这项业务的推广。业内人士称,“从历史上看,房价确实涨了数倍,但目前已经处于高位,一旦遇泡沫挤压效应,以房养老将存在极大风险。”

  业内人士称,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以房养老可作为未来养老方案的选择之一,且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短期还需要完善法律、房产估算体系等相关制度和政策,否则可能会导致纠纷产生。 记者桑海波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