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房产

前3季度逾6成城市成交下降 京沪楼市齐跌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鑫

2011-10-10 13:17: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2011年已经走过四分之三,在限购、限价等诸多调控政策的打压下,今年以来国内各大城市的楼市成交量普遍出现下跌。

  前三季度

  六成城市成交量下降

  根据10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市场总体低迷,逾六成城市成交量下降。

  20个主要城市中,有13个城市前三季度成交量同比2010有所下降下降。而重点城市中,仅天津和成都成交面积同比2010年前三季度略有上升,其余6城市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房价总体则继续保持平稳,前三季度,重点城市中北京、深圳和天津成交均价同比下跌,重庆、上海和杭州同比上涨。

  2011年前三季度,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变化趋势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规律:一季度成交量同比不断下降,特别本年度一二线城市的调控细则大都在2月中下旬及3月初陆续正式落地并实施,故3月份调控成效逐渐显露,传统的楼市“小阳春”在严厉的限购令面前黯然失色,楼市成交量大幅缩水。4月调控作用继续显现,成交量持续下滑;由于去年5、6两月楼市受4月新政影响成交量迅速下跌,故本年度5、6两月成交量虽受调控影响依旧处于低位,但同比有所上涨。进入第三季度,一线城市单月成交量呈现持续下跌趋势,二线城市逐月小幅上涨,一二线城市同比增长率均逐月下滑。去年“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如约而至,9月成交量基本恢复08年水平;而今年受调控政策影响,楼市持续低迷,“金九”风光不再,“银十”也恐难再续。

  “金九银十”难现

  数据就显示,北京2011年前三季度总成交面积684.89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9.49%。其中9月份北京商品住宅销售5236套,成交面积60.45万平方米,环比下跌9.97%。

  上海2011年前三季度总成交面积1012.8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3.76%。其中9月份商品住宅成交11343套,成交面积111.26万平方米,环比下跌4.27%。

  同时,9月主要城市库存量也有所上升。北京商品住宅可售量增加57.6万平方米,上海商品住宅可售面积增加93.47万平方米,广州可售量增加125.24万平方米;只有杭州可售量较上月下滑74.97万平方米。

  在9月份30个监测城市中,过半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10个重点城市中,南京、重庆、杭州和成都环比上涨,其余城市均下跌,其中深圳跌幅最大,达20.4%。

   此外,去年9月新政以来,部分大中城市陆续出台了限购令。今年初的“国八条”后又有43个城市出台限购。而8月以来台州等城市限购措施的出台,更是则拉开了二三线城市限购的序幕,为调控政策继续加码。

  在货币政策方面,今年央行数次加息,银根不断收紧;更于8月末下发通知,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从9月5日起实行分批上缴。这使得银行更多资金被冻结,相当于上调两至三次存准金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供应能力。信贷环境进一步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从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变得更小,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能力较差的企业面临更大挑战。

  黄金周八成城市同比下跌

  而在10月1日至10月7日的黄金周期间,某机构监测的20个城市,其中16城市楼市成交量同比下跌,8城市成交量跌幅在50%以上,其中深圳同比跌幅最大,达到90.26%;其次是宁波,跌幅达78.04%。重点城市中,仅成都和武汉同比上涨,其余城市成交量皆同比下跌,其中上海跌幅最大,达72.79%,其次重庆跌幅为63.35%,北京则同比下滑16.11%。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