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百态

维族青年独自守护新疆克孜尔尕哈石窟18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胡昌辉

2012-02-01 08:03: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新疆龟兹研究院克孜尔尕哈石窟护理员热合曼·阿木提

   【阅读提示】

  18年来,为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茫茫戈壁,在这曾经的四大文明交汇点,他不惧环境恶劣,默默忍受孤独,一个人守护着有1600多年历史的石窟。他就是新疆龟兹研究院克孜尔尕哈石窟护理员热合曼·阿木提。

  见到热合曼·阿木提(上图。本报记者韩立群摄),怎么也和想象中的守石窟人对不上号。1.75米的个子,中等胖瘦,人挺精神。头发乌黑,略显凌乱。一问,1972年出生的。他独自守护新疆库车县境内的克孜尔尕哈石窟已18年。

  扎根

  出库车县城,向西北方前行,满眼是戈壁大漠。走了约12公里,便来到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孜尔尕哈石窟。随行的新疆龟兹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石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址。

  石窟建在一片风蚀地貌上。一条山谷分了几个岔,山丘高高低低,到处寸草不生。阵风吹过,黄土扑面而来。崖壁上错落镶嵌着54个洞窟。热合曼拿着一串钥匙,带我们看洞。他话很少,走在沟沟坎坎上,如履平地。18年来,热合曼每天要走一两遍,逐一检查每把门锁是否锁好,查看是否有陌生的脚印,扫一下门前的沙土,远眺是否有人、车的踪迹。一趟下来,要两三个小时。

  热合曼是第四任看护员。有一个前任,只干了3个月,就说啥也不干了。

  1993年9月,龟兹研究院找到了村民眼中老实可靠的热合曼。那时,他刚高中毕业。世代务农的父亲也为儿子感到高兴:“那是国家的工作啊!”虽然每月工资只有220元,且要24小时值班,没有节假日,但青春年华的他觉得,努力会改变一切。

  热合曼住的房间十分简陋。两间房,进门一张木床,床上有一个收音机、几张报纸。里间一个火炉子,一只储水桶。墙角砌了个水泥池,也是用来储水的。窗台上放着一盏老式的煤油灯。一个人的生活太寂寞,他有时会伴着收音机播放的音乐在黑夜独自舞动。

  逐绿

  克孜尔尕哈无水、无电。石窟入口有两棵榆树,这是方圆几公里内唯一的绿色。弟弟热西提每星期用毛驴车送一次水。热合曼自己尽量少用一点,剩余的全部用于浇灌榆树。

  南疆人祖祖辈辈逐绿地而生。“我要让这里长出果园!”一天,他向父亲和弟弟认真地建议。

  于是,父子三人开始用铁锨和十字镐挖井,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他们只穿一件棉衫,还直掉汗。越往下挖,夹杂着石砾的砂土越难啃。十字镐、铁锨没几天就得换一把。近半年过去了,井越挖越深,已经有31米,需要把三个长木梯绑在一起才能到底。但始终没有任何出水的迹象。打井无奈放弃,但他们用打井挖出的砂土和石子,铺出了一条石子路。门前多了一块平地,车辆来时搅起的漫天黄沙少多了。

  “逐绿”的梦就这样破灭了吗?热合曼开始挖坑种树,并规划出浇水的沟渠。父亲和弟弟用毛驴车拉了上百棵桑树、桃树和榆树,精心地种下,然后从几公里外一车车地拉水浇树。功夫不负有心人。树枝慢慢吐出了绿芽。一天清晨竟来了一群黄羊,竞相啃食这难得的美食。热合曼开心地笑了。因为这是“稀客”,除了不多的老鹰和蛇,很难见到别的动物。

  然而,夏天一来,气温达到46摄氏度,地上像冒火。一车车水浇到树坑里,眨眼就没了。不久,所有的树苗渐渐干枯。热合曼喂养的30只小鸡也陆续夭折。怕哥哥太寂寞,弟弟从村里牵来一条狗。谁知狗也呆不下去,一天晚上,挣开链子逃跑了。

  热合曼第一次流下了泪水。荒漠里,又只剩下了热合曼和两棵树。

  真爱

  “克孜尔尕哈”是维吾尔语,意思是“姑娘留下来”。但是,没有水的克孜尔尕哈,是个留不住姑娘的地方。热合曼1997年结婚,4年后,女人便带着孩子离开了他。村里人常常嘲笑他:“戈壁滩上的土疙瘩,没水没电,守在那儿真是傻子!”

  热合曼也曾经有过离开的想法。“我不懂佛学,但是看到洞窟100多年前被人偷割的痕迹,和今天一批又一批国内外学者到这里考察、临摹,我懂得了,它们是国家的宝贝。我的职责就是把它们照看好。”他说。

  库车,是古龟兹国的中心。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地方。热合曼慢慢喜欢上了这里。他喜欢石窟壁画中的飞天,他能说出每一个飞天造型的特点。具有极高艺术和研究价值的30号洞窟中的托花奏乐飞天是他的最爱。有人来参观,他就跟在后面听、看。“土疙瘩”在热合曼心中越发宝贵。他明白了起甲、空鼓、酥碱等一些专业术语,还能通过敲击洞窟墙壁发出声音的不同来判断壁画是否受损。他学了汉语,甚至也懂几句日语。

  2007年的一个深夜,狂风大作。热合曼隐隐听到洞窟门锁的声音。他赶紧上崖巡查,不想一脚踩空,重重摔下,腿骨折,在医院躺了整整3个月。年近古稀的父亲替他在洞窟里守了整整3个月。

  2008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奖颁发给了热合曼。又一件高兴事降临。一位叫艾比拜木的小学女教师成了他的新娘,他们是在热合曼腿伤住院期间认识的,克孜尔尕哈终于有姑娘留下了。2012年,石窟将接上电,安装监控设备。陪伴热合曼18年的煤油灯将退出历史,他的劳动强度也将降低。

  “洞窟在我眼里是活的,飞天也是活的,有灵魂呢,在陪着我说话,我不感到寂寞。这里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小块壁画、文字,都是文化的一部分,都是有价值的,哪怕损失一点点,都不完整了。没人保护,怎么把它传给子孙后代?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会是最后一份!”热合曼望着远方说。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