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百态

近九成网友患"搜索依赖症" 不愿费力思考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张其天

2012-01-06 07:54: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点击浏览下一张

  如今,“自诊族”越来越多,这些人常常借助于网络的强大搜索功能来给自己看病。不过,医学专家提醒,上网学习医学常识是好事,但“自诊”存在很多风险,吃药还是需慎重,必须由医生诊断后再对症下药。漫画:唐春成

  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的80后员工小杨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离不开搜索引擎了。面对一个提问、一部电影、一位刚刚认识的朋友,甚至路边一只猫是什么品种,他都要上网搜索一番。

  如果搜索引擎一时打不开,他甚至会茫然好一阵子。“我真希望在脑子里安装一个搜索引擎。上次在家找一本书,怎么也想不起书的位置,脑子里只浮现出关键词。要是输入书名就能知道书在哪里该多好。”

  像小杨这种凡事喜欢“征求”搜索引擎意见的习惯,被好多网友戏称为“搜索依赖症”。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175人的在线调查显示,81.4%的受访者感觉很多人患上了“搜索依赖症”;89.8%的人承认自己就有“搜索依赖症”,其中20.0%的人感觉症状“非常严重”。

  受访者中,70后占37.2%,80后占35.4%,90后占2.9%。

  78.6%的受访者遇到问题首先上网搜索答案

  调查中,78.6%的受访者遇到问题首先“上网搜索答案”,只有8.0%的人会“自己思考”,7.4%的人“翻书或查字典”,5.4%的人“请教他人”。

  上海某银行职员吴晓丽对搜索引擎情有独钟。上周日,她觉得手有点胀,就用关键词“手”和“发胀”上网搜索,结果发现可能是自己脊椎有问题,需要加强锻炼。

  年底要写总结,吴晓丽也免不了上网搜“总结模板”。结果她发现,几位同事写的总结大同小异,因为大家搜到的模板都差不多。“也没什么好尴尬的,大家都心领神会了。”

  “搜索依赖症”都有哪些“症状”?调查中,70.7%的人认为是“面对不熟悉的领域会赶紧搜索大量背景知识”,68.8%的人选择“遇到问题首先上网搜索”,48.5%的人表示“写文章时会打开搜索引擎找思路,或干脆复制粘贴”。

  此外,还有38.9%的人说自己“面对复杂问题,头脑中会冒出若干关键词而非完整信息”,33.4%的人“面对任何资料只记忆关键词,留待以后搜索”,31.8%的人“经常觉得,凡是我想到的别人都想到了,凡是我想知道的,一定有人知道答案”。

  人们会上网搜索什么样的信息?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生活信息(79.8%)、工作资料(72.4%)、新闻信息(71.2%),接下来依次是商品信息(59.2%)、学术文章(53.2%)、求医问药(48.6%)等。

  作为中国人,应该知道《水浒传》中的军师叫吴用,知道李白是唐朝人。这是常识

  为什么会出现“搜索依赖症”?本次调查显示,85.9%的人觉得是因为“上网搜索可以节省时间”,61.8%的人将原因归结为“搜索准确性高”,66.0%的人选择“不用费力思考”,22.0%的人承认是因为“不愿意与人沟通”。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商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梅绍祖指出,搜索依赖和网络依赖完全相关。80后、90后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比上一代人大得多,他们的生活、消费、学习等信息很多都从网上得来。“上网就能知天下,何必翻书、看报?”

  艾瑞市场咨询公司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指半年内使用过至少一次网络搜索的用户数量)预计达3.8亿人,用户覆盖率为82.3%。到2011年,用户规模接近4.5亿人,2014年后,用户规模将达6亿人左右。

  艾瑞咨询分析师由天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搜索引擎已成网民的入门级应用。以前人们的信息获取靠大众传媒或人际传播,搜索引擎出现后,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度大大降低。

  由天宇认为,搜索引擎的出现,降低了大多数人获得信息的门槛。这让很多人觉得,任何信息都能简单获取,不需要自我思考,由此使得很多人经常处在“浅阅读”、“浅了解”的状态。

  “离开搜索会觉得脑子空空,什么也写不出来。看似掌握了很多信息,其实这些信息都还在电脑里,不在人脑里。”吴晓丽说。

  依赖搜索会产生什么问题?62.8%的人认为会“让人不愿独立思考”;51.7%的人觉得会“减少创造力,使人们的思维趋于简单化”;49.9%的人担心会“使人们不再努力记忆信息、积累知识”;47.3%的人担心“过分依赖搜索会降低沟通能力”;45.9%的人觉得“搜索出的信息流于表面,不能深入解决问题”。

  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说,面对问题,是选择网上搜索还是与人沟通,都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于自己要有独立思考。“作为中国人,应该知道《水浒传》中的军师叫吴用,知道李白是唐朝人。这是常识。不知道就得好好学,没事老问搜索干吗?”

  15.1%的人对搜索出来的信息表示怀疑

  对于“搜索依赖症”的泛滥,调查显示58.8%的人担心“信息泥沙俱下,难以甄别”,48.6%的人担心依赖搜索会给谣言的传播创造机会,32.9%的人觉得会使人们产生盲从心理。另有44.8%的人认为这给商家带来了商机,产生“竞价排名”和“搜索营销”。

  由天宇说,搜索引擎运营商有责任建立筛选机制和内部审查团队,对信息进行筛选。比如,运营商可以设置网页“黑名单”,降低有虚假内容网页的出现概率,还可以通过监控机制对错误信息进行及时处理。

  梅绍祖认为,网络会加剧不良信息的扩散效应,我们必须提防谣言通过搜索被传播到更大范围。而对于“人肉搜索”等利用网络大量搜集和泄露个人信息等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我们还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

  “对于这些问题,政府、媒体、网站、个人都有责任。”梅绍祖说,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对造谣、传谣者进行处罚。搜索引擎运营商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一旦发现某网站、IP地址发布不良信息,就要对其警告或关闭,不能光顾铺大摊子,管理却跟不上,造成一团混乱。

  梅绍祖认为,缺乏是非判断力的青少年更易受消极信息影响。“大家要有独立判断,不能人云亦云。搜索只是一个工具,工具要为人所用,不能让人被工具所用。”

  搜索获得的信息都是准确的吗?调查显示,75.8%的受访者感觉搜索出来的信息准确,其中认为“非常准确”的仅占3.3%。还有15.1%的人对搜索出来的信息表示怀疑。

  记者 黄冲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