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音乐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百态

北京城管劝露宿流浪者去救助站屡遭拒绝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胡昌辉

2011-12-12 08:06: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一名露宿的流浪乞讨人员拒绝被送往救助站,他带着城管队员送的方便面和棉被离开。 本报记者 蒲东峰 摄

  上周京城飘下了今冬第一场雪,最低温度降到零下8度,肆虐的北风寒气逼人。不少露宿街头的流浪汉,仍聚集在北京南站附近的桥洞里。从上周起,城管、民政等部门开始冬季集中救助,劝露宿街头者前往救助站,但从者寥寥。很多流浪者宁愿盖着几层破被子继续住在街头。几天来,记者亲眼目睹了“穴居人”的冬夜生活,及救助行动屡遭拒绝的困境。

  七旬翁桥下破海绵“铺床”

  12月7日是节气中的大雪,天气预报显示,当天最低温度为-6℃。“风一刮,冷透了。”当晚8点,70岁的毛志刚说这话时,下意识掖了掖大衣。南二环护城河北岸的桥洞下,是他的“家”。

  毛志刚头发蓬散着,花白胡子散布胸前。他来自河南洛阳,老伴在10多年前去世。去年5月,他来京后就一直住在这个桥洞里。毛志刚说,去年冬天他被冻得感冒了好几天,后来捡了一些海绵、破被子,才挨过来。今年,他就早早准备,床铺用破海绵、被子垫了好几层。“这不错了,我身体好,没事的。”毛志刚说。

  在这个桥洞下还有5个人,其中一名中年男子一半身子睡在一块破旧的垫子上,另一半就睡在地上,身上只盖着一件棉衣,整个人蜷缩成一团。

  在距此不远的一个地下通道里,还住着10多名流浪者。当晚刚来的黄女士,靠别人匀出来的两条被子过了一宿。

  救助者劝“迁居”频繁遭拒

  因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周边流浪人员集中,丰台城管部门从上周起加大了巡查力度,一旦发现流浪人员,在自愿的情况下将其送往救助站。丰台救助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天派出两辆巡逻车不间断巡视,车上准备了被子、衣物和方便面,如遇拒绝去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就将生活用品发给他们。

  前天下午,丰台城管大队直属二分队、丰台救助站在木樨园桥上发现了一名流浪乞讨男子,他半躺在地上唱歌乞讨,只穿了一件破棉夹克,光着一只脚。男子姓夏,河南周口人,他说自己4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父母双亡,因此出来乞讨。救助人员告诉他,救助站里有暖气,一日三餐,免费吃住。劝说了半个小时后男子仍不愿意,救助人员只得给了他两床被子、两件棉衣和两箱方便面。

  记者问他为何不愿意去救助站,老夏说:“住着难受。”除了老夏,毛志刚、黄女士也不愿意去救助站。她说自己刚从救助站出来,救助站条件不好,吃得也不好。

  丰台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救助站里有老人、小孩,总担心他们走失没法交代。他表示,按照现在的标准,每人每天也就几块钱,吃得肯定不会太好,“但馒头管够”。

  职业乞讨者担心收入减少

  气温骤降后,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露宿街头的流浪人群的救助力度。12月6日,市民政局公布了16区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值班电话,随时接收流浪乞讨人员。

  据了解,从明年1月1日起,本市成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生活费标准将提高到300元/人/月,对流浪未成年人提高到330元/人/月。丰台救助站一名负责人称,由于救助站一般情况下只能住10天,所以会联系流浪人员家属,尽量送其回家。

  据了解,流浪人员不愿意去救助站还有其他原因。据木樨园附近的居民说,附近的露宿流浪人员都是职业乞讨者,他们每天的收入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有知情人称,在救助站除了有限制外,乞讨者还少了收入,所以不愿去。

  救助人员说,救助有时会引起被救助者的反感。丰台一位城管队员回忆,他们曾在一个桥洞下救助一对母子,老太太有70来岁,无论救助人员如何劝说,母子俩就是不去救助站。近一小时后两人有些不耐烦,老太太责怪救助人员多管闲事。当救助人员送被子和方便面时,竟被两人扔了出来。

  ■专家建议

  建敞开式场所救助来去自由

  对于拒绝救助的现象,城市管理专家罗亚蒙表示,目前救助站有一套完整措施,能让露宿街头者不至于饿死、冻死。但流浪者一听说会被送回家就不愿意去了。

  他说,国内的救助站应该简化救助责任。如极端天气下,露宿者可免费吃住,来去自由。还可考虑建一些比救助站低一级的敞开式避难所,条件可能差点,“只要冻不着,饿不死,总比露宿街头要好”。对于街头职业乞讨者、拾荒者,罗亚蒙认为,这些人回老家就意味着减少收入来源。政府可以对他们提供临时性救助,不一定非要送回家。

  ■记者追访

  救助流浪人员 志愿者在行动

  毛志刚说,经常有人给他们送被子、大衣和食品。

  今冬,有人在微博上发起“帮露宿街头者过冬”行动,志愿者向社会募集衣物和钱款,帮流浪人群过冬。据了解,截至12月7日,共收到捐款39万余元、被褥245件,此外还有衣裤、热水袋、睡袋及食品等。志愿者还向流浪者每人每天发放10元住宿费和5元生活费,并承诺“详细审核每一笔捐赠与支出”,目前已有40多名流浪者住进了租住“营地”。流浪者晚上回来住,白天自由离开。志愿者表示,这些房间至少要租到冬天结束。 袁国礼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