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窝 窝 团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科普  文明  评论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百态

女子因酒桌上“黄段子”泛滥最终愤而离场

来源:华龙网     编辑:胡昌辉

2011-08-11 13:20: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图形 徐侨唯制

    酒桌上她愤而离场 只因"黄段子"泛滥 专家:多补精神粮食

  如今,不会说几句“黄段子”,俨然就是一个不懂社会的人,尤其是在餐桌上,“黄段子”似乎成了一个竞赛项目,大家都竞相卖弄自己收集到的最新“选段”,犹如表演“节目”一样。“实在忍受不了,我甩手回家,丈夫回来还和我争吵。”日前,家住大渡口天使花园的市民曾玲,因不堪忍受丈夫的朋友在饭桌上连续喷出的“黄段子”,愤而起身回家,而她的丈夫认为这一愤怒之举伤了他的面子,回家和她大吵。“‘黄段子’越来越泛滥了!”曾女士气愤地说,让人防不胜防。同在大渡口,九宫庙街道锦霞社区为引导社区居民不再在餐桌上将“黄段子”当成必备的“下酒菜”,而是开办“幽默培训班”,让居民获得健康的笑话,作为餐桌谈资。

  现象

  未成年人都在说“黄段子”

  重庆大学研究生尧玲昨日告诉记者,“黄段子”现在完全成了餐桌上必备的“下酒菜”。尧玲说,她身边的许多女性朋友,聚会吃饭时都遇到了“黄段子”带来的困扰。

  “我发现一个趋势,现在的‘黄段子’,内容是越来越不堪入耳,而且是内容越露骨的,越能引起桌子上的人爆笑。”尧玲说,其实最要命的是不方便离开,只有硬着头皮听。“我完全不知道‘黄段子’有什么能让人发笑的地方。”尧玲很不解地说。

  渝北区龙山街道的陈贝蕾,前几天遇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事。几天前,陈贝蕾外出吃午饭,邻桌一名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竟然毫无顾忌地给同伴讲“黄段子”,出“黄谜语”,引来同伴爆笑不断。

  小男孩的同伴问他怎么知道如此多的“笑话”,小男孩还得意地回答说,“网上多的是,经典的段子我都记了下来”。“我原以为‘黄段子’只是在成年人之间流传,现在连孩子都会说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陈贝蕾不无担忧的说。

  担忧

  网络让“黄段子”漫天飞舞

  打开网络搜索引擎,键入“黄段子”一词,能搜索出200多万条关于“黄段子”的信息。记者发现,有人还专门将“黄段子”汇集起来,制作成《经典黄段子》字样的文档,供人们下载。

  除了网络,手机也是“黄段子”的“集散地”,人们通过短信的方式传递交流“黄段子”,让“黄段子”的传播速度与范围无限扩大。“黄段子”在手机上的泛滥,直接导致去年全国沸沸扬扬讨论的“发送‘黄段子’手机号码被叫停”事件的出现:去年初,在广东东莞虎门镇口社区务工的张某发现自己的手机能接电话,但收发不了短信了,通过咨询客服人员才得知,因其手机号码被系统检测到向外发送“黄段子”,被关停了短信功能。当时,张某遇到的情况,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导致人们争议不断。

  “黄段子”通过互联网、手机传播的速度,显然比人们口耳相传快了无数倍,这使得“黄段子”漫天飞舞。家住巴南龙洲湾的郑先生说,自己的手机经常收到“黄段子”,让他不胜其扰。“而且别人发给我的‘黄段子’,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可见一段‘黄段子’的传播速度有多快。”

  重庆大学文新学院大四学生彭冬林告诉记者,有时在外就餐,听见别人讲“黄段子”,她很惊讶,也无法理解,“如果让我在大庭广众下说那些内容,我会羞愧难当。但奇怪的是,不少人对此津津乐道,而且一条相同的‘黄段子’,经常能在不同人群的餐桌上听到。”

  尴尬

  越是不熟越讲“黄段子”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市民中,不管是尧玲、陈贝蕾,还是彭冬林,他们都一致表示,越是半生不熟的朋友,越喜欢在餐桌上讲“黄段子”,美其名曰把气氛炒热一下,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彭冬林介绍,她记得上个月去参加一位朋友的生日聚会。参加聚会的人,她多数都不熟,只算是认识。起初大家都还很讲礼节,但是在酒足饭饱后,一名男子可能见场面不是很热闹,面露诡异的微笑,开始讲起一些色彩暧昧的“黄段子”。“黄段子”一出,不少人哈哈大笑,气氛顿时变得“热络”起来,有人开始争着讲自己知道的“黄段子”。彭冬林只好借故有急事,离开了朋友的生日聚会。

  “有的人觉得‘黄段子’有趣,甚至还有人觉得‘黄段子’闪烁着语言智慧,我觉得这都不是纵容‘黄段子’泛滥的理由,很多内容健康,不带暧昧色彩的笑话,一样能逗人开心,一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彭冬林表示。

  办“幽默培训班”反“黄”

  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锦霞社区居委会,在“创模”活动中,不仅引导居民爱护生活卫生条件,也正准备积极引导居民爱护自己的精神家园。针对现在餐桌上流行的“黄段子”,锦霞社区居委会主任赵艳告诉记者,社区正在准备开设“幽默培训班”,抵制“黄段子”的侵袭。

  “内容健康的笑话充满乐趣,为什么非要说‘黄段子’呢?”赵艳介绍,社区正在搜集一些内容健康,且充满乐趣的笑话,然后拿到“幽默培训班”上,将这些笑话传授给社区的居民,让居民们口耳相传,从而替代“黄段子”来作为餐桌上活跃气氛的谈资。

  据了解,锦霞社区还将在社区宣传栏专门开设一个《幽默天地》的栏目,定期更新经典的笑话内容,或者有趣的事情,供社区居民品读。锦霞社区居民张先生表示,社区的这一举动,不仅可以增加居民们的谈资,而且能够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也正在帮助社区收集内容健康的笑话、有趣的灯谜,希望居民能一起来抵制“黄段子”。

  专家

  “黄段子”是市井文化空虚的表现

  “现在的餐桌上,好像人们不讲‘黄段子’,都不好意思开口吃饭,除了‘黄段子’,似乎找不到其他的方法来调动现场气氛一样。貌似‘黄段子’能带来欢乐的效果,但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之中,一个人的精神情操就受到了“污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同时,‘黄段子’用来吸引注意力的内容,往往是对女性人格带有侮辱、歧视的色彩,本质上是一种不尊重女性的表现。”渝北区文明办主任倪伟认为,抵制“黄段子”对日常生活的侵袭,已经刻不容缓了。

  长江师范学院戴伟教授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礼仪之邦,非常注重文化礼仪,而“黄段子”的出现,以及愈演愈烈的架势,或将会给原有的一些道德内容起到瓦解的作用。戴伟介绍,“黄段子”传播的面已经越来越广,“黄段子”的流行,表现出来的是市井文化的空虚,“精神粮食”的一种缺乏。“内容健康的笑话,充满智慧的笑话,各种文化知识都可以作为热烈饭桌气氛的谈资,完全可以用来暖场,不仅补充自己的精神粮食,还可以摆脱精神文化的空虚,这样才能真正的在别人心目中留下风趣幽默且博学的良好形象。”

  “我不时也会收到、听到一些‘黄段子’,作为‘反击’手段,我平时自己编写了一些‘红段子’发送给朋友们,或是拿到餐桌上作为谈资。不能不说,有的‘黄段子’充满语言技巧,大家平时可以编一些展现语言智慧,高水平且内容健康的段子广为传播,以此吸引他人,抵制‘黄段子’的泛滥。”戴伟拿出了自己的经验,并由衷地希望大家一起提出自己的建议。 吴光亮 郑路遥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