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窝 窝 团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科普  文明  评论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百态

湖北一34岁农村小伙资助16个贫困孩子读书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达欣

2011-04-20 08:16: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中新网宜昌4月20日电 18年前,小山村48户人家共同凑齐7000元供他读书;经济条件改善后,他一次捐资15万元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资助家乡的贫困孩子继续读书。他就是赵习来,湖北兴山县水月寺镇椴树桠村48户人家共同培养的“爱心儿子”。镇委干部黄凯介绍,有16名贫困学生目前已先后得到助学基金的资助,小山村“爱心儿子”的故事才被更多人知晓。

    4月19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远在江苏的赵习来,他在电话里说:“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当年全村的乡亲凑钱供我读书,我也要把这份爱心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赵习来永远难以忘记18年前的那个夏天。1993年,他考取了湖北黄石财贸学校,需要学费、生活费7000元,但这笔钱对于一个偏僻山村的贫困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他的父母把家里的年猪全卖了,也才凑了1000多元,无奈之下只好到村里四处借钱。乡亲们得知情况后纷纷掏出家里不多的钱,东家10元、西家20元、50元、100元……全村48户终于凑足了7000元。

就是靠着这笔饱含乡亲们爱心的7000元钱,赵习来在黄石财贸学校完成了三年学业。提起当时的情形,赵习来感动地说:“乡亲们都不富裕,我永远忘不了他们的帮助!”

    怀着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赵习来1996年毕业后远赴浙江萧山、江苏昆山等地工厂打工,最后做起了产品推销工作。虽然生活非常艰苦,但一想起当初资助自己上学的乡亲们,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时间的磨砺,2001年赵习来创办了一家静电技术有限公司。历经十年艰苦打拼,这家从零起步的防尘静电服生产企业稳定发展,现已拥有员工60多人。

    挣到第一笔钱后,赵习来就托父母向乡亲们还了上学时的7000元借款。随着经济条件逐步改善,父母一家人先后离开老家随他迁居昆山,但他经常想起家乡那些因家庭贫困而求学艰难的孩子。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亏损30多万元,但赵习来仍与兴山县水月寺政府取得联系,表达了不对外公开捐助的意愿。2009年7月,他一次捐资15万元,在水月寺镇设立爱心助学基金,主要资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农村学生。

    34岁的赵习来告诉记者:“我今后还会尽力帮助家乡更多的贫困孩子上学、创业,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将来用更多的爱心回报家乡和社会。”  上官纯青 覃进 冰山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