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窝 窝 团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科普  文明  评论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曝光台

"就近入学"不能实现 12岁女童清华内举牌

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张其天

2010-08-01 09:31: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北京市一名小学毕业生在升入中学时遇到了麻烦,被电脑“派位”时,离家近在咫尺的好学校与其无缘,而被分到了3公里开外的普通中学。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学不是不参加“派位”,就是参加“派位”名额过少。

  在教育专家看来,这种“就近入学”不能实现的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其折射的是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7月22日,小学毕业生苗苗第5次在清华大学“工字厅”(清华大学校党委办公所在地)门口举起了“维权”的牌子,在阴雨连绵的校园中,孩子的身影显得纤瘦。

  争夺有限名额

  6月底,北京地区“小升初”派位结束了,在清华附小上学的苗苗被派位到学区内“教育质量不好”的学校。而她的36个同班同学中,有24个“直升”了清华附中,她作为“清华三代”(即祖父母辈为清华教职工),没有资格“直升”清华附中,只能参加学区内电脑“大派位”。

  “我们家就在清华大学校园里,我们的户口在清华园,为什么家门口的学校不参加派位,而让孩子走将近4公里上那个学校!那个中学是什么质量啊?就一栋教学楼。你再去清华附中看看,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那个中学”门口,苗苗的父亲何先生向《法治周末》记者表达着对派位结果的不满。

  据了解,1997年之后,北京市“小升初”工作开始采用电脑派位,将一个区域内的学校招生名额平均分配,适龄学生进入哪所中学都是随机抽选。电脑派位的本意是为了实行就近免试入学。

  2008年,北京市“小升初”政策再次调整,取消了实验班,海淀等区引入推荐入学方式,推荐的标准参考小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体制状况报告、日常表现等等,允许区域内跨片推荐入学。

  但此举一出即引发争议。有专家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明显违背义务教育法的立法本意。

  目前,北京市“小升初”可以分为“小派位”和“大派位”政策,市重点学校对“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进行第一轮派位,被称为“小派位”,剩余少数名额与其他“薄弱校”一起参加电脑统一“大派位”。

  苗苗的家在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核心位置,与“工字厅”仅隔一条马路。

  记者看到,苗苗的家中有些凌乱。何先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段时间,他已经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力为孩子上学的事情奔波,没有精力管家。

  作为一名家长,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我相信多数家长也是这么想的。”何先生说,何况身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近在咫尺的清华附中不参加“大派位”,让苗苗失去了上好学校的机会,在他看来是极不公平的。

  据了解,海淀区多所大学附中不参加“大派位”,比如北大附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只有少数大学附中参加“大派位”,但名额很少。以理工附中为例,“推优生占35%,“特长生占25%,“共建生占20%,参加电脑“大派位”的名额只剩20%。

  苗苗家附近的101中学、81中学、海淀区实验中学等学校,参加“大派位”的比例也很低。

  因此,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在“优质学校”名额少,“薄弱学校”名额多的电脑“大派位”制度中,不能被当作“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的普通学生,要想进入“优质学校”,机会十分渺茫。

  “学校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形成的。有的可能是由于国家投入多一点、师资照顾多一些;有的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就是好学校。所以说,学校有差别是天经地义的事,关键是怎么对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指出。

  《法治周末》记者就此致电清华附中教务处,该教务处人员称,清华附中有两个班专门招收清华教工子弟,也就是“清华二代”。今年另外招收4个班,每班40人,全部是“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没有参加电脑“大派位”的名额。

  至于为何清华附中没有参加电脑“大派位”的名额,该工作人员回答说:“没有就是没有,我没法回答您为什么。”随后迅速挂断了电话。

 

[1] [2]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