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唐和恩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7-07-14 17:01:00   作者:

  莱阳城东30里,有一个小山村,它就是西陡山村。50多年前这里曾走出一支闻名华东的民兵队伍,队伍的领导人是共产党员、华东支前英雄唐和恩。

  农忙时节志愿支前

  唐和恩(1911-1992),山东省莱阳市龙旺庄街道西陡山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参加支前,随军转战山东、江苏、安徽3省,行程4000多公里。

  1948年冬天进行的淮海战役中,我中原、华野两大野战军在65天内以劣势装备和60万兵力歼灭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创造了我军乃至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劣胜强的战争奇迹。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规模浩大的支前民工功不可没,以至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小车推出来的结果。”据史料记载,淮海战役前后,胶东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支前运动,共动员了280余万人次参加支前活动,真正做到了“要人有人,要物有物”,“部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

  1948年10月,解放区人民迎来了土改后的第一个大丰收。一天,正在地里忙碌着收庄稼的唐和恩,听说村里要组织民工队到淮海前线去,便放下手里的活,急急忙忙跑往村支委会去请战。出发的日子到了,上级安排给他们的任务是运送公粮,唐和恩带领着小车队启程了。他随身带了一根1米多长的小竹竿,累了,用它当拄棍,过河、涉水、踏雪时则用它探路。唐和恩还把支前所走过的地方,用针尖刻在小竹竿上面,作为一个永久的纪念。

  一路宣传解放政策

  一路上,唐和恩每到一处,就向群众宣传解放战争的形势和政策,鼓舞队员的士气和斗志。他还自编一些故事、笑话,休息时讲给大伙听,有时还唱上两段地方小曲,以驱除同志们征途上的疲劳。

  在执行运输任务中,他和民工们一起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克服了一个个艰难险阻,把一车车粮食、弹药不断地送上前线,把一批批伤员安全转移到后方。为了支援前线,他们想尽办法节省粮食,他和队员们吃“三红”(红高粱、红萝卜、红辣椒),省下小米、白面给子弟兵吃。途中有时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有的民工倒下了,唐和恩便和队员们立即把民工所运的物资分装在自己的车子上继续前进。遇上阴雨天气,他和民工就把自己身上穿的蓑衣、棉衣脱下来,盖在运粮的车上,宁愿自己淋湿挨冻,也不能使军粮受半点损失。满载着军粮的木轮小车艰难地行进在泥泞的路上,一拱一条沟,一步两个坑,运输队员深一脚、浅一脚,鞋拔掉了,脚磨破了,没有一个喊哭叫累的,仍然拼命拉,使劲推,大家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争取早日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国。

  大冬天跳河护粮食

  一次,唐和恩拉的小车走到临朐一带,一下子陷进了泥坑,推拉了6次都没有效果,最后猛地一拉,绳子断了,他一头栽到泥坑里,摔得满身是泥,嘴角破了,牙也磕掉了一颗。有的民工要替他去拉,唐和恩爬起来风趣地说:“前方的战士身上穿个窟窿都照样冲锋,咱磕掉个牙算啥!”又继续和同志们并肩前进。冬季的一天下午,急速行进的小车队被一条数十米宽、结着薄冰的河面挡住了去路,如果走桥,不光多走20里路,还要耽误时间,绕道过河,必须多走若干路,浪费两三个小时。这时,天又不作美,西北风夹着烟面子雪,打在他们的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唐和恩望着眼前的河水,看着停在河边的一车车粮食,急得两眼冒火。这时,大伙也看出他的心事,异口同声地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都过来了,咱们还能被这条河沟挡住吗?”唐和恩一看大伙的劲,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立刻脱下棉衣扛起一包粮食,第一个跳下河去,在前面破冰探路。队员们有的扛粮,有的抬车,在齐腰深冰冷刺骨的河水里跟着唐和恩徐徐地前进。这时,风更紧,雪更大,队员们虽然冻得唇青脸紫,直打哆嗦,但他们相互鼓励,彼此照顾,顺利地达到彼岸。可是,还没来得及穿衣服,国民党的飞机就来了,他和队员们迅速疏散,一口气跑了半里多路,避开了飞机的空袭,按时将粮食送到目的地。到了前面村上休息时,他找老乡打听一下村名,在小竹竿上刻下了“郭庄”二字。

  小竹竿记载88个地名

  为了保证淮海战役的胜利,曾多次完成支前任务的小支队长唐和恩坚定地向上级保证:“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那里;前线需要什么,我们就运送什么。”他们和数百万支前民工一样,顶风冒雨,忍饥耐寒,日夜奔走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出色完成了运输任务。

  在近半年的支前运输中,唐和恩小支队克服了无数困难。风餐露宿的野外生活、紧张繁重的运输任务、崎岖不平的坎坷道路,都没能使他们停下支前的脚步。这期间,唐和恩随身带着的竹竿上,每到一地,他就在上面刻上地名。在淮海战役期间,他们总计行程约4000多公里,竹杖上密密麻麻地刻着山东、江苏、安徽3省88个城镇村庄的地名。把这些地名按地理位置联接起来就形成了一条支前路线图。他想将来把这根小竹竿带回家去,传给自己儿孙,让他们永远记住老一辈这段革命历程。淮海战役结束后,唐和恩被评为特等功臣,荣获华东支前委员会授予的“华东支前英雄”荣誉称号;他所领导的小队被评为“支前模范队”,同时荣获“华东支前先锋”锦旗一面。

  这根竹竿真实的记载了唐和恩小支队艰苦而光荣的历程,记载了人民群众为革命战争胜利立下的不朽丰功,也是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高歌猛进,国民党军节节败退的历史见证。现在,它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的电影《车轮滚滚》中那位携带竹竿推着独轮车的主人公耿东山,就是以支前英雄唐和恩为原型编导拍摄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毅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