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小知识

长亭外,古道边:李叔同一世写歌知多少

来源:艺术中国   编辑:乐音   2015-03-12 16:49:00   作者:乐音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首由李叔同作词的《城南旧事》主题歌,正是给作者林海音留下极深印象的学堂乐歌。它是林海音童年时代的流行歌曲,类似上个世纪80年代的校园歌曲。

  这首歌的名字叫《送别》,写作的时间是1914年。其时,李叔同正在日本留学。他借用了日本流行歌曲《旅愁》的曲调,“旧瓶装新酒”,填上《送别》这首词后,在中国流行开来。同时留学日本的另一位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沈心工也曾根据同一曲调,写过一首名为《昨夜梦》的词。结果,被李叔同《送别》的光芒所盖过。实际上,这首歌的旋律并非来自《旅愁》,而是源自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曲子的作者是约翰-奥德威。在这一点上,不能不说“拿来主义”是个好东西。

  李叔同写作最早并获得成功的学堂乐歌,是一首《夕歌》。《夕歌》是学生傍晚放学时唱的一首歌曲。歌词如下: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儿课毕放学归。

  我们仔细想一回,今天功课明白未?

  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

  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

  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

  大家努力吧!同学们,明天再会!

  相信读着这首歌词,每个人面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夕阳,晚霞,少年,歌声……如果学生们每天都愉快地唱着这首歌回家,还有谁会忘记做作业?更为重要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宏大主题,被巧妙地植入深沉动人的旋律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真可谓“润物细有声”。歌声传达心声,它比千遍万遍的说教,比声嘶力竭的口号不知要强过多少倍。这首歌的曲调采用的是当时流行全国并脍炙人口的民间乐曲《老八板》(又称《老六板》),具有极强的认同性和传播性。抗战之前,许多学校都教唱过这首歌,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就此,学堂乐歌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是康梁变法维新,倡新学废科举的副产品。康有为向光绪上书的“请开学校折”中,就曾提出增设“乐歌”课程。梁启超也呼吁:“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即使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一些拥护教育改革的知识分子如萧友梅、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等,不仅继续呼吁开设“乐歌”课,而且身体力行,先后赴日考察学习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学校音乐教育的经验。庚子事变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确定新兴学堂开设“乐歌”一科。1903年颁布的《重订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规定》中,音乐又被列为必设课程之一。1909年,《修正初等小学课程》进一步规定,凡初等小学堂中必开设“乐歌”课,高等小学堂中需增设“乐歌”课。

  社会教育的需要很快催生了一批学堂乐歌。同时,各式各样的乐歌教材也纷纷出版发行。

  这些乐歌歌词,取材广泛,或号召民族觉醒,或宣传妇女解放;或倡言破除迷信,或勉励敬业乐群。总之,在完成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任务的同时,不忘思想启蒙的初衷。歌词文白间杂,但以白话为主。追溯起来,学堂乐歌算得上中国现代白话诗的起源。

  “学堂乐歌”的曲调,多选用现成的曲调,且以日欧的曲调为主。选曲填词是“学堂乐歌”创作的基本模式。也就是说,曲调是别人的,所配歌词是自己的。这一点又很传统,类似我国古代词人按曲牌填词的情形。因而说,在曲调方面,“学堂乐歌”堪称“拿来主义”的典型。

  原先的洋腔洋调在新的中国歌词的熏染下,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和光彩,产生了深入人心的力量。于是,一些流传广泛的“学堂乐歌”曲调,便被革命力量所看重。在重新填词之后,成为宣传革命行动的歌曲。比如,欧洲儿歌《两只老虎》的曲调,便被填词为《国民革命军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红军也曾选用沈心工《男儿第一志气高》的曲调,重新填词,创作出鼓动革命的《工农兵联合起来》这首歌。

  上面所说的《夕歌》,是“学堂乐歌”的最早作品之一,是李叔同在1903年冬天创作的。当时,李叔同就读的南洋公学发生罢课风潮,全体学生相继退学。李叔同退学后,颇为苦闷,有感于时风颓废,民心不振,即与好友许幻园、黄炎培等商量,创设了“沪学会”。并开设补习科,举行演讲会,重在思想启蒙,提倡移风易俗。李叔同主张以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夕歌》就是李叔同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他最初的想法就是为“沪学会补习科”撰写一首放学歌,没想到后来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唱。

  最初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凡事认真的李叔同,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了供学校音乐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他的学生丰子恺在《李叔同先生的爱国精神》一文中,曾回忆说:“我在小学里唱到这《祖国歌》的时候,正是‘劝用国货’的时期。我唱到‘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的时候,和同学们肩了旗子排队到街上去宣传‘劝用国货’时的情景,憬然在目。”丰子恺先生所说的《祖国歌》是另一首当时颇为流行的“学堂乐歌”。

  1918年,李叔同取佛号“弘一”出家为僧,他的乐歌创作生涯随之结束。截止到这一年,他创作的乐歌作品计有七十余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