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瞬间”

2020-04-10 15:03:0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高建

  在过去几十年间,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孕育出了带有本国、本地特色的新年音乐会传统。例如德国诸多城市都会选择奏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迎接新年,意大利的歌剧院会上演经典歌剧咏叹调,中国的新年音乐会也已蔚为大观。

  在众多新年音乐会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史上留下的这些精彩瞬间最为观众所称道。

  卡拉扬“指挥”观众鼓掌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历史开启于1939年,而1987年对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言,是具有转折和开创意义的。年近八旬的“指挥皇帝”卡拉扬终于首次执棒这一音乐盛会,为此他还缺席了柏林爱乐乐团一年一度的新年前夜音乐会。这次音乐会正式开启了“指挥轮换制”,一位指挥不再连续执棒两届新年音乐会成了一种默契,不同指挥家的迥异风采也成为乐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音乐会的固定结尾曲目——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中,一向给人以不苟言笑、威严高冷印象的卡拉扬大师面带微笑,转身“指挥”起观众的掌声。尽管这不是观众第一次在新年音乐会上随着《拉德茨基进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鼓掌,但仍然被普遍视作这一经典互动的起点。

  小泽征尔用中文说“新年好”

  在大部分情况下,每一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会在正式曲目演出完毕后上演三首返场加演作品:第一首通常是热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固定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在最近30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开篇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响轻盈的震音,观众们通常会用掌声打断音乐的行进,这时候指挥家就要面向观众致以新年的祝福。

  2002年,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首登新年音乐会舞台,在新年致辞环节别出心裁,乐团中十余位演奏家依次起身、用自己的母语送出新年的祝福——令人惊喜的是,小泽征尔将母语日语的祝福交由乐团首席莱纳-库舍尔,自己则用中文念出了“新年好”三个字,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的情感。

  杨颂斯“拒绝”手机铃声

  约翰-施特劳斯父子两代四人为后世留下了逾千首精彩的音乐作品,不但堪称曼妙旋律的宝库,也为表演者们注入各种幽默搞怪的噱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历史上这样的精彩瞬间不胜枚举:博什科夫斯基被“强盗”劫持、卡洛斯-克莱伯吹响小号、祖宾-梅塔戴上了火车乘务人员的帽子、乔治-普莱特被红牌“罚下”……

  2006年,指挥家马里斯-杨颂斯在爱德华-施特劳斯《电话法兰西波尔卡》中安排了一个巧妙的设计——有电话铃声在曲终前响起,而且不止一次,这显然让所有音乐家和观众感到意外。尽管这是一个刻意为之的趣味桥段,但它似乎也在提醒着每一位观众遵守剧场文明规范的重要性,愿新的一年观演环境变得更加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