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沉寂的雷琴

2020-04-10 08:45:00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沈嘉禄

  “刻苦蓄力天下闻”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刻画了一位失明艺人说唱的场景。从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走来的民间艺人浩浩荡荡,其中的“盲翁”不计其数,他们目瞽心明、放达乐观,为明眼人讲述历史典故,指点人生方向。

  2019年,是民族器乐演奏家王殿玉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殿玉出生在山东郓城徐桥村,由于父母早逝,他只得跟随做烧饼包子的哥嫂生活。六岁那年,王殿玉因患天花失明,他的世界就此陷入一片黑暗;生计所迫,他不能待在家里吃闲饭,每天清晨需拄着拐棍、提着篮子串村走巷叫卖烧饼包子,还要忍受被人呼作“二瞎子”。要是挣不到足够的钱,王殿玉免不了哥嫂的一顿打骂。

  终一日,王殿玉离家出走,同算命先生闯江湖,也和旁人学胡琴,一边拉弦子一边唱小曲讨饭。后来,他向多位民间艺人讨教三弦、二夹弦、坠琴,还有琴书、花鼓戏等,十五六岁时,便已开始单打独斗闯世界了。他到处游走为人拉弦唱曲,住的是破庙马厩,吃的是残羹冷炙,颠沛流离的卖艺生涯,使王殿玉练就了不屈不挠的个性与勤奋好学的习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王殿玉从徐州、蚌埠、南京、无锡一路南下,一边行路一边卖艺,风雨兼程六百多天,最后在沪上的大世界游乐场登台演出。

  王殿玉知道上海是个“大码头”,京剧票友和爱好者甚众,他“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模仿谭鑫培、孙菊仙、梅兰芳、马连良、余叔岩、程砚秋等京剧名家的名段,兼带表演宁波滩簧、梆子戏、粤剧,演奏铜管乐、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就这样,王殿玉一炮而红,观众络绎不绝。上海《新民报》称他“一支丝弦奏出万物之声惟妙惟肖,五只手指谱成无穷绝调载歌载舞”。

  可以说,是上海给了王殿玉“一朝天下闻”的机会。

  “一把雷琴定江湖”

  王殿玉时常操持的乐器叫“雷琴”,这是他将传统拉弦乐器坠琴改造而成的。简单来说,雷琴的形制与板胡、二胡相似,但是要大很多。雷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音域宽广,能达到四个八度,西洋弦乐器中也只有小提琴可与之比肩。雷琴的声音十分洪亮,犹如风啸雷鸣,可独奏、合奏和重奏,最善模拟各剧种的唱腔、飞禽走兽的鸣叫以及笙、管、唢呐、京胡、二胡等乐器,甚至连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也“手到擒来”。

  提到雷琴,有个小插曲:王殿玉听完马连良的一场戏后,仅用几天时间,就在舞台上用雷琴模仿了一段《借东风》,观众为之疯狂叫好,连演十五天仍不能收场。后来,王殿玉将这段《借东风》拉给马连良听,以征求他的意见,马连良听后拍拍他的肩膀:“老兄,要说意见我还真有一点,您不但把我的优处拉得十分逼真,还拉出了我的不足之处,我能没有意见吗?”说罢,两人仰天大笑……

  在上海大世界走红后,王殿玉的生活有了明显改观,他每到大城小县的正规剧场演出,都会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加之有报纸宣传报道,他的名气越来越大。难能可贵的是,每到一地,王殿玉都要举行一两场义演,或赈灾或助学。他说:“我是‘窝窝头’出身,知道穷人的难受,很想做一些公益事……我是没眼的人,可是我偏要做有眼的事;我希望有眼的人,千万别做没眼的事。”

  声名鹊起的王殿玉结交了不少学者和艺术家,他向刘天华、娄树华、查阜西等名家请益,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还尝试用雷琴演奏西洋乐曲,将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嫁接到民族音乐中来,他也很关注中国电影里的流行歌曲,《渔光曲》就是他的保留曲目之一。

  除了雷琴,王殿玉还精通三弦、坠胡、扬琴、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演奏,是古筝山东派的重要传承人。与此同时,他在民族乐器改造方面也颇有建树,比如创造性地制作了一种只靠琴弦调音而不用手指接触琴弦的“小雷琴”,还亲自设计、请人制作了一架二十一弦的大筝和一架有三个八度的大扬琴。

  “辛勤耕耘结硕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殿玉参加了平原省大众曲艺团,1952年到天津加入红风曲艺社,后进入天津曲艺团。没过多久,他在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优秀表演奖,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1964年11月28日,一身劬劳、勇于精进、遍尝苦难的王殿玉病逝于天津。

  这十几年时间里,王殿玉收了不少学生,这些学生后来奔赴各个省、市的音乐学院或剧团,逐渐成长为教授、演奏家、作曲家,再传弟子也有了第四代、第五代,他们在雷琴、古琴、古筝、扬琴等民族乐器的演奏、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今年七十八岁的王华杰就是王殿玉的关门弟子,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雷琴研究会会长。

  王华杰祖籍山西,1955年,十四岁的他正在天津上学,因与王殿玉的儿子同校,经常去拜访王殿玉先生。在经过面试和为期一年的考察后,王华杰在几位音乐前辈和师兄的见证下正式拜师,成了王门最后一名亲传弟子。那段时间,王华杰一放学就去老师家学琴,一学就是半天,师娘还留他在家吃晚饭。由于此前接触过二胡、古琴等,王殿玉很赏识他的天资与勤奋,一直呵护有加,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他人生中的最后几场演出,一直都带着王华杰。

  1958年,正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的王华杰听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政府动员各地优秀的文艺团体及艺术人才支援边疆建设,他便从家里偷出户口簿,跟着国家民委组建的一个文艺团体到了大西北,自此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塞北江南扎下根,成为将雷琴、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带到宁夏的“第一人”。半个世纪以来,王华杰先后在宁夏杂技团、宁夏秦腔剧团、银川市歌舞团、宁夏歌舞团等单位工作,随剧团走遍了宁夏的山山水水。

  1978年春节,王华杰来上海演出,大获成功。时隔四十年后的11月17日,他又应上海音乐学院之邀,做了一场“雷琴艺术”的专题讲座。那天下午,秋阳正好,淮海中路两旁的梧桐树一片金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绝大多数听众都是第一次看到雷琴“本尊”,第一次听到雷琴的声音。

  “牢记传承莫沉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华杰远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第一届亚太民族艺术节,他用雷琴演奏的《农家乐》和原创曲目《穆斯林的婚礼》获誉颇多,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

  《穆斯林的婚礼》这首曲子虽为神来之笔,却也来源于生活:1982年王华杰赴新疆慰问演出,一天,他与当地维吾尔族乡亲的一场婚礼不期而遇,迎亲仪式中新娘与父母离别时那种又欣喜又难舍难分的复杂表情深深地打动了他。当天他就形成了一首三段式器乐曲的主旋律,又用两三天时间编写好乐谱。《穆斯林的婚礼》充分体现了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情,也彰显出雷琴的独特气质,旋律激昂动人,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和抒情性,一经推出,就赢得一片好评。

  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座上,王华杰对雷琴的发展历史、艺术地位、审美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还演奏了京剧《苏三起解》、《铡美案》选段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电影插曲《丽达之歌》、《永恒的爱情》等,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王华杰十分激动:“我很快进入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仿佛感到王殿玉先生的在天之灵俯视着我和芸芸众生,我更加坚定地认为,此生为雷琴事业付出是值得的,更是荣耀的!”

  但是,王华杰又很感伤——距王殿玉先生来上海演出已经九十多年了,王门弟子只寥寥数人,能上台演奏的更屈指可数。近年来,国外的民族乐器如手碟、卡祖笛、马林巴、曼陀铃、萨摩琵琶以及源自中国的尺八,在各种时尚场合一出现,总会引来疯狂尖叫,可中国有不少“以一抵百”的民族乐器,或处于休眠状态,或被选择性遗忘,这实在是不应该啊!成了“濒危物种”和“活化石”的雷琴,不能就此沉寂,应当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努力传承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