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沟壑 永恒的民歌

2019-12-26 11:46:00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余原

  关于哈萨克族的民歌,有两句谚语:“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当你降生的时候,歌声为你打开人生的门户;当你长眠的时候,歌声伴你进入坟墓。”足见民歌是哈萨克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说来惭愧,和大多数朋友一样,我在成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民歌乐谱辑录》的作者之前,除了张口能哼上几句《在那遥远的地方》《玛依拉》等那么几首耳熟能详的哈萨克族民歌,对哈萨克族民歌的研究,尤其对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下文简称阿克塞)的民歌研究算不得深入。至于我是怎么成为这本书的作者的呢?也许,这是我与阿克塞的缘分。

  两年前的一个夏日,社长张伯瑜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开会讨论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相关事宜,并递给我一本非正式的出版物——一本由阿克塞县文教局编于1983年的“小紫书”《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民间歌曲选集》。书中的140首民歌由当时县机关、公社的一些歌手们在县城集中演唱得来,搜集、整理和编辑者署名是县文教局江布尔-特纳瓦夭夫。社长告诉我,这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学系与科研处的老师们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两次采风时带回来的资料,他认为将哈萨克族民歌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当时我们即将申报的“来自田野的声音”项目再合适不过。我接下来的工作则是以这本书为基础,找到当时的整理者,对乐谱进行校订,对照《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下文简称《集成》)进行曲目的整理,进而组织歌手演唱并录音,为书配上音响。

  去年3月,项目正式启动。第一步,我开始着手“小紫书”与《集成》的比对工作。我的第二步工作是对学院作曲家、学者之前采风的视频逐一进行核查,寻找线索,确认艺人身份。机缘巧合,通过视频提供的线索,我结识了阿克塞县民族博物馆馆长哈布列别克,他邀请我去当地参加甘肃-阿克塞2018年“一带一路”哈萨克民族文化研讨会,说我要找的人都会在那里。

  10月23日,经过4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我从北京飞到敦煌,随后来到了阿克塞县城。哈萨克、维吾尔少数民族语言学者黄中祥老师曾告诉我,在哈萨克语中,“阿克”是白色、银色的意思,或者说是“芨芨草”,而“塞”是山沟、沟壑的意思。实地一看,我才发现“长满芨芨草的白色山沟”指的是旧县城博罗转井镇。阿克塞县于1954年建县,1998年从博罗转井镇整体搬迁到了现址红柳湾镇,政府在这里给他们建了新县城,牧民的住所从毡房变成了别墅楼,居住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如今,它是一座能“让时光慢下来”的县城——“小、新、静”。我入住的宾馆附近有一个清真寺,四周建筑都很新,街道上很安静,这一切都让一直身处大都市的我对阿克塞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既然牧民的生活方式变了,那他们的饮食、音乐、教育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呢?研讨会听到的、看到的都在告诉我:哈萨克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护。家家户户一进门都会挂着一把冬不拉,孩子大人几乎人人会弹会唱;部分学校使用汉语、哈萨克语双语教学;相关文学创作也很活跃。

  身负出版哈萨克族民歌的重大责任,我在会议期间,一边参与研讨会的各项日程,一边拿着“小紫书”到处寻访有价值的线索。可是,到处都问不到江布尔的下落,后来辗转才知道,他早已退休,而且移民到哈萨克斯坦了。这条线断了!

  正当我绝望之际,意外地在参加研讨会的人群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想了半天,记起来原来我在出发前整理的采风视频里见过这位哈萨克族艺人。好不容易等到会议中间休息,我主动迎了上去,说明来意,得知他叫托列别克。热情的托列别克告诉我,他来自阿克塞县民族歌舞团的 “别列克组合”(别列克是哈萨克语,意为团结),就是以传承哈萨克族民歌为己任的,这个组合是叶尔泰团长组建的。在他们的引荐下,我又认识了叶尔泰团长,还有哈里别克县长,他们都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并支持我们的出版工作。

  仿佛在迷雾里看到灯塔!我请别列克组合成员一起对我手中的“小紫书”进行内容的甄别,他们经过逐首的哼唱与歌词的校订之后,告诉我书里有很多错误。显然,这样出版是不负责任的。但在被问到如果逐一进行校订并录音的话需要多长时间,他们告诉我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这一进度显然不能适应整个出版项目的时间安排。正当我陷入两难之时,他们告诉我,目前他们已经积累、重新编排了几十首哈萨克族民歌,有些作品以组合的形式多次演出过,反响还不错。

  于是,我紧急跟社长通了一个长长的电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趁着我人在当地,我立即对当地哈萨克族艺人进行重新采风,带着音频和视频回北京组织力量记谱、翻译歌词,并结合前两次采风的资料,最终集结成书。基于前期的资料分析与整理都是我做的,社长建议我挑起重担,完成此书的组稿工作!就这样,我如同上了发条,开始为它熬夜,开始鼓起勇气与素不相识但又直接相关的哈萨克族艺人、当地的官员、参加研讨会的学者等打起了交道。现在回想起来,非常幸运,出版过程虽有波折,但总体说来还算顺利。

  今年春节,为了原稿的准确性,我趴在老家的茶几上,听着音乐,对着乐谱,反复地辨认别列克组合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里的一个隐藏二声部;4月份,在去德国参加法兰克福乐器展的国际航班上,我又戴着耳机逐首核对乐谱的二校稿,在反复记号、记谱究竟要细到何种程度等问题上不停地权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它更完美、更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当24小时样书刚送到我手里的时候,我第一反应竟然是随手把它放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干了会儿别的工作,才又突然想起它:“天哪!我怎么可以这么平静?!这可是我一年多以来为之魂牵梦萦、日夜奋战的一本书啊!”我走过去把它拿起来仔细端详,它现在的样子仿佛与生俱来:封面以深紫色为主基调,左侧以渐变的、艳丽的哈萨克族织物纹饰作为装饰,极富哈萨克族气息,似乎一会儿就能从书中走出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哈萨克族姑娘与小伙子,他们有的在跳“黑走马”,有的抱着冬不拉在弹唱。

  书中的哈萨克族民歌收集工作从2014年至今,历时4年。最终,我们在阿克塞共收集了哈萨克族民歌68首,每一首歌曲既有乐谱和歌词大意,又都配有相应的音响,主要用冬不拉、库布孜、斯布孜额、斯尔那依、口弦(羌库布孜)等哈萨克族乐器伴奏。其中既有大家熟悉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燕子》《玛依拉》,还有一些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同样优秀的哈萨克族民歌,比如《牧羊马》《比布丽》《金黄的麦子》等。它是汉族和哈萨克族紧密合作的劳动成果与智慧结晶。正是在汉族、哈萨克族的共同努力下,才使得我们能够忠实地用乐谱与音响的形式记录下这片神奇的土壤所孕育的哈萨克族民歌原貌。

  回想起去年10月份,在阿克塞参加研讨会的会议间歇,有一个喀纳斯景区的负责人热哈提大叔一再跟我表达感激之情,说特别开心看到有人在收集并传播哈萨克族民歌,因为身边的哈萨克族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不关心了,他深深为之担忧——他的表达让我更觉得身上这份责任之重。

  说实话,那次阿克塞之旅因为工作节奏紧张,没来得及好好感受那里的一草一木,也没来得及去看旧县城和胡杨林,只在临走时去了趟美丽的大苏干湖。偶尔闭上眼回想的时候,脑海中就会闪现那波光粼粼的湖水和四周那片橙黄温暖的芦苇荡。祝福阿克塞县的哈萨克族朋友们生活越来越美!民歌越唱越久远!民歌是永恒的!

  余原(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