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音乐之光 驱散黑暗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彭景晖   2018-05-06 11:45:00   作者:彭景晖

  ——记福州市盲校高级音乐教师陈君恩

  一串轻灵欢快的音符伴着细雨飘来。循声走进福州市盲校的音乐教室,坐在钢琴前弹奏的是一个十岁的盲童小珍。她稚嫩的小手在键上灵巧熟练地翻飞,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这是4月24日下午,记者所见的第一幕。

  这首练习曲叫《玩具》。“弹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它们都活了,都和我说话、玩耍。”小珍说,“是陈老师教我用心去感受世界。”

  陈君恩老师此时正站在钢琴旁。这个55岁的男人看上去整洁而斯文,头发乌黑,面庞白皙,微笑着侧耳倾听。一首钢琴曲对于一个主要用声音来感知世界的盲童来说有多重要,陈君恩的体会可能比任何健全人都更加深刻,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位视力障碍者。

  福州市盲校校长兰廷义说:“27年,陈君恩教授音乐、指导人生,搀扶着一届又一届的盲童踏上光明的前程。”

  “失明后,我才读懂了海伦-凯勒”

  “就像美国小说家布斯-塔金顿所说的那样,‘我可以忍受生命强加在我身上的一切,除了一件,失明’。”1977年,14岁少年陈君恩因病双目失明,跌进无边的黑暗。“骑着自行车和小伙伴追逐,马路上阔步行走,看天边的红霞……一切都变成了永不可再得的奢侈品。”陈君恩至今仍记得多年前那个独坐良久的下午。“阴冷,黑暗,我受不了。”陈君恩回忆说,他摸索着爬上窗口,想感受一下阳光,可腰还没伸直,头就重重地撞上窗棂。他只好流着眼泪退缩回室内,阳光,离他如此之远。

  不幸中的幸运,陈君恩有个温暖的家。在家人的关爱鼓舞下,他通过函授坚持学习。一有时间,他就抱着二哥送他的吉他练习,向人求教。在黑暗世界里,他摸索着走上学习音乐的路,慢慢学会作曲,音乐的光芒照进了他的心。

  “失明后,我才读懂了海伦-凯勒。黑暗的人生是一种缺憾、折磨和苦难。”陈君恩说。18岁时,眼睛即将失去最后一点光感,白色的墙在他眼中已经成了墨绿色。陈君恩写下了《强者之歌》作为自己的成人礼:“一定要去奋斗,挣脱命运的羁绊,让生命放射出璀璨的光芒!”25岁,他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系,这个瘦削的男孩在黑暗中挺直腰板站了起来。

  “失明了,生活中无关紧要的事就会被过滤掉,我有大把时间思考生命的价值。”成长经历中的得与失、悲和喜,都写进了他的歌曲。1991年陈君恩大学毕业,来到福州市盲校担任音乐教师。他的音乐作品开始更多地用来鼓舞盲人和其他不幸者坚强起来、勇敢生活下去。

  “碎瓦片也可以垫桌脚”

  “‘碎瓦片也可以垫桌脚’,是福州的一句俗语。”陈君恩说,“每个生命都有价值,残疾人也能活出精彩、有所作为。”

  1995年9月的一天,盲童小明没有来上课。他患有夜尿症,身上气味很重。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他被送往了福利院。“小明可能再也没有读书学习的机会了!”时隔多年,谈起这件事陈君恩的语气里仍难掩痛惜。

  “那时我只是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为了小明重返校园,我克服了双目失明的不便和内心的怯懦,四处奔走。面对户口、经费等重重困难,我始终不放弃,几经周折终于把小明带回了他日夜想念的校园。

  陈君恩耐心教授小明生活的技能,教他洗衣服,安排高年级同学带他洗澡,给他补习功课……就这样,陈君恩把这个即将被残酷命运抛弃的孩子拉回到社会中。小明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盲人按摩师,自食其力地生活。

  教学中陈君恩总结出“多指击拍法”,右手打节拍,左手计算小节数。他教学生摸盲谱而不死记硬背;他注重乐理,用盲人特殊的方式学习标准乐理,方便学生今后接受高等专业教育;他讲歌曲的内涵、背景和意境,让学生在黑暗的世界里体会到丰富的人生色彩。

  他的学生6次获国家级奖,8次获省级奖,有4名考入音乐高等学府,5名成为福建省残疾人艺术团骨干演员。由他指导的盲校管乐队所演奏的《采茶新调》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二等奖;他带领学生组成的“逐光”盲人原创音乐组合所创作的歌曲CD唱片《让生命更精彩》,被福建省残联作为特殊礼物赠送给参加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的全体来宾。

  “用爱心驱散黑暗,用知识播撒光明”,一直是陈君恩的座右铭。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福州市盲校的校训,被书写在教学楼的墙壁上。

  “我愿为你去追逐太阳”

  “如果能使你得到光明,我愿为你去追逐太阳;如果能实现你的梦想,我愿为你去祈求月亮;如果一切都无法实现,我会燃烧我的心将你照亮。”这是陈君恩的妻子潘力鹰写给他的诗。陈君恩将其谱成歌曲《如果能使你得到光明》。1991年,这位在大学结识的长春女孩经过慎重考虑,与陈君恩结为伉俪,来到福州工作。健康美丽的妻子从此和陈君恩一起用心经营爱情和家庭,一起成为残疾儿童的希望。

  在扶残助残的过程中,陈君恩夫妇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接触到很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团队。“他们让我在扶残助残之路上拥有了更大的能量。”陈君恩牵头建立的劳模工作室被评为福建省示范性劳模工作室,他说:“从受助到帮助他人,我感受到了人生真正的幸福。”

  仅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陈君恩就为60多位盲童争取到30多万元的资助,帮他们走出贫困失学的困境。陈君恩扩大救助范围,通过志愿者和电视节目从乡村找到6名盲童来盲校读书。陈君恩经常到高校举办志愿者导盲培训,组织志愿者带盲人上医院、逛公园、购物。

  接受采访时,陈君恩不时地接打电话,用聊天软件回复学生家长信息。他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甚至可以使用约车、外卖等软件。“信息技术使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方便,我希望盲人朋友都能享受到这些成果。”他为盲人举办智能手机讲座,举办“盲人触摸屏手机应用大赛”,搭建平台方便盲人与志愿者进行读书交流。

  陈君恩钢琴上有座醒目的奖杯——“金牌阅读推广人”,这个荣誉在他心里有着特别的位置。“走路难和看书难是盲人融入社会的最大障碍。”陈君恩说,“我有责任帮助盲人朋友利用现代工具进行阅读。”距离退休还有5年,他正计划把研习音乐和生活的经验技巧拍摄成视频,与更多的残疾朋友分享。

  临别时陈君恩送给记者一本自己写的书《将苦难转化为祝福》,他说:“人失明后还有前途吗?还能服务社会吗?还能快乐生活吗?这本书中,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我希望它能给残疾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带来信心和希望!”(文中盲童名字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彭景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