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海上民乐能否共“潮”生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罗小慈   2016-12-04 15:23:00   作者:罗小慈

  选择民乐,成了一种必然

  扎根民族音乐的厚土,吮吸上海的文化滋养,上海民族乐团全新创作的“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成为近日落幕的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揭幕音乐会。这是艺术节十八年来首次以民乐音乐会作为开幕大戏,可谓是“零”的突破。

  这场演出为观众带去了全新的民乐视听感受,古今中外各色乐器与经典戏曲、优美书法、现代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演绎《风》《雅》《颂》《和》四篇,力图表达的是中国文化中各美其美和世界大同的理念。从八千年的骨笛与三千年的古琴奏出人与自然的回响,到回溯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与精神风貌,从歌颂流传千古的爱情,到中西方多元音乐跨界结合,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充分表现“乐和天下”的主题思想,自信而骄傲地用自己的母语讲述中国故事,与世界对话。从各国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反响来看,音乐会引发了强烈共鸣,被认可为高水平的演出。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愈来愈掷地有声,文化自信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而凝聚了千百年的文明与智慧以及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民族音乐,则是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声音的最好表达。中华民族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民乐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中得以诠释。我认为,国际艺术节开幕式选择民乐,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既体现了对民乐的重视,又反映出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说明中国人更有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了。民乐创演团体,能否借此契机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带入一个新境界,海派民乐能否共此“潮”生发出新的青春,也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包容纳新,却不要丢失自己

  策划前期,《海上生民乐》并未旨在做成无魂的“串烧”型晚会,而是具有整体设计和贯穿,体现出文学质感、音乐逻辑和哲学思考。这台音乐会的原则是要让民乐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以开放、融合的思维创作,既要好听,又要创新。

  为此,乐团大胆启用了一批才华横溢,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作曲家加入创作。他们不但善于挖掘民族乐器的色彩和特点,又具有对民族文化的丰富感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富有敏锐独到的把握,善于触类旁通,融合创新。音乐会的十二首曲目无论传统经典还是当代新作,都经过重新创编。几乎所有民族乐器都被搬上舞台,涉及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打击乐四大类,在演奏家们手中精彩演绎。演出形式则涵盖独奏、重奏、合奏、民族管弦乐等,将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元素有机结合,“民族音乐、国际表达、当代气质”一展无遗。

  事实证明,《海上生民乐》 的跨界和融合,效果不错。比如,音乐会中最夸张的改编是《蜂飞》和《凤舞》,前者将俄罗斯作曲家科萨科夫的炫技名作《野蜂飞舞》改成了民乐五重奏;后者则在唢呐名曲《百鸟朝凤》里融入了轰鸣的电声,特别提气。两首曲子在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音乐会就像开了一场大派对。它让观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民乐创新的色彩。这样的突破和反响,无疑是让创作者感到兴奋的。

  当然,无论形式怎么变,民族音乐还是要守住根和魂,这样的创新才有厚度。怎样才能守住魂?比如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与电声融合,一定不能让它变成陌生的东西,还是要保留唢呐的韵味和精华,乐器本身的特质不能被抹杀。民乐既要“当代化”,又不能忘本,拿捏好这个度十分重要又极富挑战。我始终觉得,我们的音乐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如果这样的尝试让更多人在繁忙、嘈杂、喧嚣的生活里驻足,重新审视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那才不违创新之初衷。

  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那么民乐则是国之瑰宝,只有充满文化自信,不断坚持中华美学精神并开拓创新,做到中外交融,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出现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民族音乐作品。我想,这是这台音乐会给观众、也给创作者们带来的启悟。未来,《海上生民乐》 演出还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打磨,上海民族乐团应该力争将其打造成定义海派民乐特色的精品之作,成为“走得出去、留得下来”的民乐经典演出。

  (作者为上海民族乐团团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