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最新公告

第七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章程

来源:中国音协网   编辑:乐音   2015-05-10 10:07:00   作者:乐音

  第七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广州天亮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国臻(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等共同承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声乐比赛,每年举办一届,今年为第七届。

  一、比赛宗旨

  此次比赛将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声乐选手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全国教师、学生优秀声乐选手声乐水平、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比赛,也为我国声乐教学领域选拔储备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二、比赛组织机构

  本届比赛活动设立组织委员会,作为活动的组织领导机构。组委会由比赛活动主、承办各方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组委会负责审定比赛方案,聘请全国著名歌唱家和教育家组成评委会,确认和发布评选结果并组织颁奖活动。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比赛方案,处理比赛的日常事务及颁奖音乐会的组织、筹备、协调工作。

  评委会承担比赛的评审工作,将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审。

  三、比赛安排

  本届比赛分教师组和学生组。

  教师组设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两个组别,参赛选手为45岁以下(含45岁)全国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在职教师。

  学生组设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数码钢琴弹唱四个组别,参赛选手为全国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学生(含研究生)。

  各组别均设院校海选、全国20赛区复赛、全国半决赛和决赛四轮次比赛。

  四、赛程时间安排

  2015年5月-9月 院校海选赛

  2015年9月 公布复赛入围结果

  2015年10-11月 全国20赛区复赛

  2015年12月 网络复活赛

  2016年1月 全国半决赛、决赛、颁奖音乐会

  五、参赛流程与报送方法

  1、院校海选赛

  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各会员单位与美丽点击共同承办院校预选赛。

  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各会员单位高校的参赛选手自行在各单位进行报名、确认参赛、比赛。参赛选手扫描下方二维码,该二维码为本次大赛的公众平台。为参赛选手进行网络投票使用,投票环节贯穿比赛全程至全国决赛,各轮次比赛网络人气票数不清零,采取积分制。

  通过海选,各联盟会员单位院校选出2名教师组民族唱法、2名教师组美声唱法、4名学生组民族唱法、4名学生组美声唱法、4名学生组流行唱法、4名数码钢琴弹唱,共20名参赛选手进入赛区复赛。

  各院校根据比赛情况,对各组别参赛名额可进行调配,最终进入赛区复赛不得超过20名参赛选手。

  非联盟院校选手参赛,将参赛视频和选手报名表(报名表下载地址:http://www.chnmusic.org/zt/szcx7/)发送至大赛组委会电子邮箱(409695290@qq.com)报名。经视频复审择优选出60%的选手进入复赛。视频报送截止至2015年7月31日。(参赛视频不得进行编辑,包括图像和音频,且必须同期录音,严格要求声像同步。视频中不得显示报送单位、参赛选手以及地域等信息的字幕和场地布景,报送视频资料不予退还。)

  2、赛区复赛

  复赛全国分20个赛区进行,复赛入围选手就近选择赛区参赛,(复赛赛区信息通过公众平台、中国音协官网发布)通过复赛,全国20赛区按照参赛比例各选出教师组民族唱法、教师组美声唱法、学生组民族唱法、学生组美声唱法、学生组流行唱法、数码钢琴弹唱,各组别参赛人数的60%参赛选手进入全国半决赛(如有赛区名额未满,将视情况进行调配)。

  3、网络复活赛

  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24时,各赛区未入围全国半决赛的选手,不分组别与唱法,网络人气投票排名前3名的选手,可获得入围全国半决赛资格。

  4、全国半决赛、决赛

  半决赛按比赛的成绩,教师组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各评出12名参赛选手;学生组民族、美声唱法各评出18名参赛选手;学生组流行唱法、数码钢琴弹唱各评出15名参赛选手进入决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