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页头

首页| 新闻 | 烟台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女性 | 汽车 | 房产 | 健康 | 人才 | 图片 | 论坛

新闻首页 | 烟台时政 | 烟台生活 | 烟台经济 | 烟台教育 | 山东新闻 | 国内热点 | 国际要闻 | 体育新闻 | 娱乐新闻 | 图片新闻

 

您的位置:校园频道性教育青春性闻

讲义泛黄教师"逼"学生逃课

 

  3月21日综合消息 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人指责学生浪费教学资源。但“空堂”究竟谁之过?据学生反映,有的老师的讲义陈旧,讲解枯燥,有的直接将网上资料照搬到课堂上,学生自学就可以,这是不能吸引学生听课的最大原因。
  
  近日记者在某高校发现,一堂应到一百多人的课只到了三十多个学生。该课的老师点名,连点八个,一个也没到。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有的老师的课人满为患,出现了六个人挤四个座位的情况。
  
  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逃课现象较普遍。某学院计算机系的小王负责清点听课人数,他说,“几乎每节课都有人逃课,多的时候有六七个。”对此,有老师愤然说:学生毫无组织纪律观念。可学生却自有一番说辞。
  
  被称为“逃课高手”的中文系学生小宋说,很多老师喜欢照本宣科,所用的讲义已经泛黄,有的都“破烂不堪”了。“讲义用了一年又一年,一点新知识也没有,听着也没意思。”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多数大学老师用上了授课软件,但少数老师还是习惯沿用多年来的讲义。某大学历史系的彭泽说,“有一节专业课,老师用的课件全是从一个考古网上下载的,我正巧上过这个网站。自己就能看明白,还用去上课?”彭泽说,现在学生有电脑的很多,不像以前那样信息闭塞了,很多知识大家可以上网自学。而有些老师图省事从网上摘点资料作讲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自然不会买账。
  
  山师大新闻系学生小陈说,学校里总有几位老师的课“场场爆满”,大家之所以爱听是因为这几位老师学识渊博,讲课内容丰富、紧贴实际。山东经济学院的小张也表示,“讲课有激情、内容新鲜的老师才受我们欢迎。”
  
  山东财政学院的李君教授认为,一个教师要想吸引住学生,就要有学者的自觉。最起码备课时应尽量考虑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而不是单纯做个传授知识的机器。山大教务处的王老师也呼吁那些“理论性强、逃课率高的课”的老师能改进教学方法,更新内容,真正吸引学生走进课堂。记者 高园  实习生 袁粼

        

编辑:肖辉杰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搜索

“我的2009”博客大赛

·千年等一回慧眼看日环

·迎春纳福--祝福墙

·手机报数码产品团购节

·首届慈善义工征文大赛

·烟台交警在线

·直通十一运会

·百名记者直击全运会

·中秋节专题

保洁员小区内烧垃圾

烟台直航庆祝酒会举行

莱州港口吞吐量开门红

北京"小年夜"迎"春雪"

"春节热"全球升温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烟台站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