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学生赴134所农村初中“顶岗实习”,被顶替的教师走进高校接受短期专业培训--- “顶岗培训”模式带来多赢效应 既让大四学生有个固定的实习学校,放手“当一回老师”;又让农村学校教师安心地“当一回学生”,走进高校接受专业系统培训,烟台市和鲁东大学联手推行的“顶岗实习-免费培训”教育模式,实现了多赢效果,而且作为一种创新思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顶岗培训”破解两大难题 为地方培养合格教师一直是鲁东大学的办学目标之一。但如何让全体师范类学生都能走上中学讲台实习,真刀真枪地当回教师,成为该校颇为头疼的难题。目前,由于升学压力、家长担忧、影响教学秩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校对师范生实习大都不情愿,别说登台讲课,听课也不欢迎。师范类毕业生的实习基本上靠“人情关系”,不大稳定。 而农村学校的教师,由于结构性缺编,教师们身兼数职,疲于应付,知识老化严重,却没有时间更新“充电”。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感到吃力和不适应的教师不在少数。另外,现行的教师教育体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由于合并等原因,其功能逐渐淡化。农村教师系统专业培训的欠缺,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瓶颈”。 2007年3月,烟台市政府与鲁东大学举行仪式,在鲁东大学本部加挂“鲁东大学烟台中学教师培训基地”牌子,在莱阳师范、蓬莱师范加挂“鲁东大学烟台小学教师培养基地”的牌子。自此,经过不断磨合、探索,一个新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在烟台进入了规范操作的阶段。 目前,鲁东大学已与134所农村初中签署协议,建立了自己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每年九、十月份学生实习期间,由两名实习学生接替一个班,全权负责,既做班主任,也上台讲课,顶替出一名农村学校教师到鲁东大学接受为期一个多月的免费脱产学习。 “一着棋破解两大难题,获得了多赢效果。”烟台教育局局长刘连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顶岗培训”这一模式,为鲁东大学解决了实习难题,鲁东大学又能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现状,为培养合格教师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而农村学校可以直接与高校对话,获得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途径。 “置换”促进农村校英语教学 史惠莲,蓬莱市北沟二中的一名英语教师。她大学所学专业是计算机,可由于英语教师缺乏,2003年改教初中英语。“英语发音一直是我的弱项,在英语教学中很是吃力,有时也拿不准。在鲁东大学的学习中,我练习了国际音标、语音、语调、绕口令等,老师一丝不苟地纠正我们发音存在的问题,我感觉真是收获很大,对教好学生的发音也自信多了。”史惠莲说。 据刘连基介绍,自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以来,英语教师短缺问题十分明显。据统计,烟台在职小学、初中英语教师非专业化程度的比例分别是54%和30%左右,极大地影响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 从2005年开始,烟台市教育局和鲁东大学协商,将农村英语教师“置换”出来,免费培训,与在校大学生一样,单独编班,以通读教材为主,重点是纠正语音和驾驭教材能力。 烟台永铭中学校长李瑞福说,“顶岗实习-免费培训”模式,是教师培训模式的一种创新,磨刀不误砍柴工,让教师心无牵挂地去学一个月,解决了教师教学与培训冲突的大难题。 做了20年教师的林荣英颇有感触地说,教两个班的英语,一周十几节课下来,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在一个轨道上走下来,词汇量还是原来那些,教法还原来那一套,真想再学学,可哪有时间?鲁东大学实习生把班级接过去,自己安安心心当回学生,这机会太难得了。 给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授课的烟台大学老师张建惠告诉记者,这些农村老师太刻苦了,连双休日也没有一个缺席的,上完课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 “让我重新当了回大学生,又体验到了做学生的快乐与辛苦,在课堂上,我们也希望被老师表扬、鼓励。我们喜欢亲切的、同时严格要求的老师,喜欢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回到学校后,我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了。”史惠莲说。 “准教师”在实践中接受洗礼 “顶岗实习的一个月,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当老师那种内在的快乐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毕业后我会当一名好老师。”在莱阳玉科顶初中实习的大四女生肖岩,不但让英语只考几分的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还教了学校的音乐课,甚至体育课。 “让农村的孩子喜欢英语,这是我实习的最大收获。”在莱阳河洛中学实习的周建坤告诉记者。 “和农村学校老师的朝夕相处,彼此收获都很大,我们给学校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也真正地了解了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为做一名教师提前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大学生张磊说。 “实习生活,让我经历了做一名教师的种种第一次,第一次讲课,第一次发火,第一次流泪,第一次体会老师的快乐,这些‘第一次’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它使我对就业,对踏上社会更自信了,更有底气了。”孙晓静在顶岗实习总结中写道。 在鲁东大学与外语学院师生座谈时,学生们对实习的收获如数家珍,并且对通过实习展示鲁大学子风采颇为自豪。 鲁东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苏勇介绍,从58所农村初中的反馈意见看,农村初中对顶岗实习很认可。有的学校组织老师与实习学生交流新理念,研讨新教法。鲁东大学也组织专家教授到基地巡回指导,与农村学校建立了密切联系。 宋全政
|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编辑:钟文
|
|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