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2.力图对心理经验作客观研究的是()。 A.巴甫洛夫B.心理动力理论C.认知心理学D.行为主义 3.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动觉B.痛觉C.平衡觉D.内部感觉 4.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A.观察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 5.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最小单位是()。 A.神经元B.胶质细胞C.突触D.反射弧 6.机能系统说由()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总结提出的。 A.布鲁德曼B.加尔C.弗洛伦斯D.鲁利亚 7.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 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9.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 10.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 11.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 A.兴趣爱好类型B.性格类型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动机需要类型 12.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1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14……“寻人启事”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 A.强度B.活动C.持续D.对比 15.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用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 16.有关感觉的相互作用,表述正确德是()。 A.一般弱刺激能提高其他分析器官的感受性 B.红、黄、橙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主要体现了感觉的相互作用 C.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使牙疼得更加厉害,符合感觉相互作用规律 D.以上均正确 17.“赛马跨越障碍,加速冲刺动作”是()。 A.本能行为B.习惯动作C.随意动作D.不随意动作 18.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B……20~40C.60~70D.70~80 1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B.冲动型C.慎思型D.独立型 20.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21.与意志坚韧的人相反的是()。 A.喜欢听别人意见并很倾向于接受别人的暗示B.优柔寡断的人 C.固执己见的人D.草率的人 22.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23.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A.重现B.保持C.回忆D.再认 24.斯滕伯格对短时记忆的研究发现,对短时记忆项目的提取采用的是()。 A.平行扫描B.完全系列扫描C.自动停止系列扫描D.继时性扫描 25.在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像B创造相像C.幻想D.表象形成 26.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A.算法B.手段-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 27.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是更有效的策略。 A.保守性策略B.冒险性策略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 28.在概念的层次网络模型中,每个概念结点上储存的是()。 A.该概念独有特征B.本级概念共有的特征 C.该概念的功能性特征D.该概念的所有特征 29.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 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需要最强大的力量 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独立的 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并不是绝对独立的 30.根据坎农-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 A.内脏B.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 31.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禀赋的,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 32.根据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正确的是()。 A.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B.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 C.各种作业成绩之间互相独立D.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 3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反映的是()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A.社会文化B.家庭环境C.自然物理环境D.早期童年经验 34.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 35.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 A.共同特质B.中心特质C.首要特质D.动力特质 36.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阶段分为5个时期。性蕾期的时间段是()。 A.3岁至5岁或6岁B.18个月到3岁 C.6岁持续到12岁D.出生持续到大约18个月 37.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 38.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3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 4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 42.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 A.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 C.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D.会产生侥幸心理 43.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原型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 44.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 45.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 4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A.形成问题的表征B.解题成果的评价 C.知识技能的调用D.知识的准备 47.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 48.当一个人真的意识到病情严重,初次感到死亡的危胁时,典型的反应是()。 A.感到抑郁B.感到异常愤怒 C.感到震惊,并否认疾病D.接受事实,并寻找可能的补救办法 49.埃里克森认为在学前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 A.焦虑感B.内疚感C.自卑感D.孤独感 50.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这的工作和贡献。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有里程碑意义。他们是:()首先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则首先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A.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B.费希纳艾宾浩斯冯特 C.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D.冯特艾宾浩斯费希纳 51.你认为暖色调的房间可以减少人的不良情绪,这是你的()。 A.理论B.实验设计C.问题D.假设 52.某研究发现,近40%的少年犯来自单亲家庭,请问该研究使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A.自然观察法B.个案法C.调查法D.实验法 53.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是指()。 A.超常儿童B.常态儿童C.超常与常态儿童D.兴趣、动机与创造性研究 54.下面会引起天花板效应的是()。 A.被试不具代表性B.让四年级学生做10以下加减法 C.题目过难D.被试不了解实验目的 55..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 A.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B.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高D.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低,两侧较伸展 56..下列哪些方法对提高统计效力没有帮助()。 A.增加样本容量B.将a水平从0.05变为0.01 C.使用单尾检验D.以上方法均可提高统计效力 57.某研究选取容量均为5的三个独立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其总自由度为()。 A.15B.12C.2D.14 58.减小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可行的方法之一是()。 A.严格执行随机抽样B.增大样本容量 C.设立对照D.选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个体。 59.在实际工作中,两均数作差别的统计检验时要求数据近似正态分布,以及()。 A.两样本均数相差不太大B.两组例数不能相差太多 C.两样本方差相近D.两组数据标准误相近 60.()表明了从样本得到的结果相比于真正总体的变异量。 A.信度B.效度C.置信区间D.取样误差 61.下列组合分数的方法中属于合成分数的特殊方法是()。 A.推理方法B.多重分段C.临床判断D.轮廓分析 62.百分等级属于()。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例量表 63.要想使项目区分度变大,难度应越接近于()。 A.0B.0.5C.0.75D.0.1 64.SCI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属于()。 A.临床记忆量表B.人格问卷 C.精神症状评定量表D.智力测验 65.16PF适用于()。 A.8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B.10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C.16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D.20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 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在声音掩蔽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 B.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要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 C.掩蔽音强度提高 D.纯音的掩蔽作用和噪音的掩蔽作用相同 67.错觉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物体轮廓对眼动方向和范围产生影响 B.侧抑制改变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 C.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D.误用知觉恒常性 68.多因素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A.可以观察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B.揭示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C.获得更生态化的实验结果 D.实验设计与实验相对复杂 69.下列关于ABC三种反应时说法正确的是()。 A.A—简单反应时的反应时最短 B.B—选择反应时的反应时最长 C.C—辨别反应时的反应时最长 D.A、B反应的反应时可以根据减法法计算出来 70.心理物理学中建立等级量表的主要方法有()。 A.等级排列法B.数量估计法 C.差别阈限法D.对偶比较法 71.效度主要表示测验是否()。 A.达到了编题者索要的精度 B.满足了经典测量模型 C.测出了所要测的特质 D.测验是否可靠的指标 72.注意和意识具有以下的关系()。 A.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 B.与意识相比,注意不容易控制 C.当处于注意状态下,意识内容相对比较清晰 D.注意中也包含无意识过程 73.在情绪调节中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 A.情绪智力B.情绪的激活阈限 C.情绪的持续性D.情绪的生理唤醒 74.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认知理论的有()。 A.完形-顿悟说B.认知-目的说 C.认知-发现说D.观察学习理论 75.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有()。 A.自变量B.因变量 C.控制变量D潜在的变量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分析三种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缺点。 77.简述区间估计原理。 78.简述错觉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79.简述统计推断的核心逻辑。 80.简述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 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81.人们发现,随着现在电视上暴力和色彩的内容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请用心理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82.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德育工作的启发。 83.以21名学生的语文成绩为样本,检验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参照下列计算结果,作出简单统计分析报告。

|
新浪考试
编辑:赵文银
|
|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