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废城市”!烟台到2025年将实现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零填埋”

2023-01-20 09:59: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蔡云飞 汤淼

新闻发布会现场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朝晖介绍有关情况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蔡云飞 摄影 汤淼 烟台报道

  1月17日上午,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烟台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会上,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朝晖表示,烟台市正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到2025年,实现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实现“零填埋”。

  孙朝晖介绍,2022年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全省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烟台市迅速行动,委托国家级技术单位启动编制《烟台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年11月上旬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公开征求各方面意见,今年1月3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发布。《实施方案》充分衔接烟台市“十四五”时期工业发展、农业发展、能源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内容,是科学指导烟台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工作指南。

  《实施方案》有三大特色亮点:系统构建固废治理体系。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海洋垃圾六大类固体废物为重点,对烟台市固体废物的产生、利用、贮存、处置状况进行全面梳理,立足烟台市“无废城市”建设基础实际,明确各类固体废物的治理目标,统筹固体废物治理路径。

  具有可落地可操作性。《实施方案》提出了八大类129项任务,涵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六大类38个工程项目,涉及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源固废、农业固废、建筑垃圾等领域,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各项任务和工程均明确实施主体和完成期限。

  协同推进减污和降碳。《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工业余废热、核能等规模化供暖;依托海洋牧场发展“海上粮仓+蓝色能源”模式;依托万华工业园“零碳园区”、长岛综试区“零碳岛”,开展“无废园区”和“无废岛屿”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了“一个目标”,聚焦工业、农业、城乡建设、海洋“四大领域”,全面实施“八项重点任务”。

  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水平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实现“零填埋”,农业固体废物收集处理体系基本健全,建筑垃圾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基本补齐,海洋垃圾综合治理成效初显。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治理模式基本成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主要任务是:绿色发展,协同降碳,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全面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循环链接产业体系,协同推进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开展重点领域减污降碳,推动黄金尾矿、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精准识别,创新驱动,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水平。健全危险废物收集转运体系,补齐氰化尾渣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短板,深化“点对点”定向利用豁免管理,构建平战结合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

  城乡统筹,重点推进,推行生活源固废资源化利用。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分类处理系统,推进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融合,强化塑料污染源头治理。

  龙头带动,科技引领,促进农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深化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大烟台特色绿色农产品推介力度,持续推进秸秆“五化”离田利用,推动“三膜一袋”减量与回收,强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

  系统谋划,制度指引,加强建筑垃圾规范利用处置。建立建筑垃圾管理机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合理布局建筑垃圾利用处置设施,加大再生产品推广力度。

  源头防控,陆海共治,加快海洋垃圾治理体系构建。依托海洋牧场创新发展“海上粮仓+蓝色能源”模式,积极推动绿色港口建设,落实“一港一策”污染防治措施,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实现海洋垃圾常态化防治。

  理念先行,特色突显,推动无废城市细胞全域覆盖。大力推广“无废理念”,提升公众“无废城市”建设参与感、认同感,高标准创建“无废岛屿”“无废矿山”“无废园区”“无废景区”“无废校园”等一批无废城市细胞。

  多点发力,智慧导向,增强无废城市建设保障能力。持续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健全各类固体废物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智能监管作用,加强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技术研发应用,完善并落实固体废物市场经济政策。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