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别策划:从孩子到母亲,我们用了一生才理解

2019-05-10 18:05:00 来源: 大众网烟台·海报新闻 作者:

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天真顽皮的孩童。

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成熟稳重的职场精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对“母亲”一词的理解,也因人生阶段的转换而变得不同。

从母亲的孩子,到孩子的母亲,

我们用了一生才理解。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走上烟台街头,

随机采访了8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

听听他(她)们对“母亲”有着怎样不同的疑惑和感触。

张高咏 8岁

  一开始,我们总是渴望着长大,想要去印证妈妈说的“长大以后就把压岁钱给你”到底是不是真的。8岁的张高咏说:“我每年过年收到的压岁钱最终都进了妈妈的口袋。”她很好奇,长大后能拿到妈妈帮忙“存”着的压岁钱吗?

王毅诺 11岁

  正在读五年级的王毅诺回答了张高咏:“我的压岁钱还在妈妈那里攒着呢,妈妈说以后会用来给我买房子。”也许长大后得到答案并不是当初约定好的,但是神奇的妈妈总能找到更好的理由继续“保管”我们的压岁钱。

  比起压岁钱能不能拿到手,青少年时期的我们更盼着“逃离”母亲的掌控。家里一个喜欢操心念叨,一个不爱听啰嗦渴望独立。11岁的王毅诺现在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很好奇那些上了大学的哥哥姐姐们离开父母后,独立生活是什么感觉?

罗指津 大四学生 22岁

  22岁的罗指津是山东工商学院的一位大四在读生,他告诉王毅诺:“离开父母在外求学,我们陪伴母亲的时光只会越来越少,小朋友们还是要好好珍惜那段时光呀。”

  虽然我们都曾期盼早点“离开”唠叨的母亲,但当我们真正离开家,独自在外生活的时候,没有妈妈催促起床吃早餐,也没有叠在床头充满阳光和洗衣粉清香的衣服,我们又开始想念妈妈。“在经济不那么自由的时候,还想送给妈妈一份很好的礼物,应该怎么办。”罗指津想请教刚步入职场的学长学姐。

陈晓 职场新人 23岁

  大学毕业不到一年的职场新手陈晓告诉罗指津:“对于母亲节礼物,我想送的东西总是会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但我还是想要把我认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她。”是的,等到真正迈入社会,生活总想让我们妥协,但给母亲买“最好”的礼物,却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初心。

  作为孩子,我们常抱怨母亲不懂自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开始理解母亲挂在嘴边的那句“为了你好”。但在我们从“孩子”成长为“母亲”之前,还是不能很好地去领会母爱的深意。陈晓很好奇,孕妈们在知道自己怀孕的那一刻是什么感受?

周仙萌 怀孕5个月

  怀孕5个月的孕妈周仙萌告诉陈晓:“在知道怀孕的那一刻我非常惊喜,觉得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刻,我就这样要成为一个妈妈了。”周仙萌很想知道,在经历分娩后,对母亲这个身份是不是有不一样的理解。

丁盼 新手妈妈 30岁

  5月8日11:40刚生下小宝宝的“新手妈妈”丁盼回答了这个问题:“讲真的,我还不太适应家里多了一个小孩,生孩子以前觉得母亲像是一个保姆的角色,有了宝宝才知道母亲的伟大。”丁盼很好奇,随着宝宝们的长大,他(她)们会给妈妈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暖心瞬间呢?

毛晓晖 50岁 女儿18岁

  50岁的毛晓晖是芝罘区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工作繁忙,女儿的体谅与懂事让她感慨万分。“女儿今年18岁,在中南大学读大一,寒暑假才能回来,她知道我工作忙,特意手工制作了一个碗,提醒我按时吃饭。今年生日,女儿还送给我一封手写信,虽然是小事,真的很感动。”毛晓晖想知道,自己母亲辈的老人们经历了一辈子风风雨雨,在孩子与母亲相处的方面,会有怎样的嘱托。

魏奶奶 80岁

  80岁的魏奶奶说:“我的母亲是94岁离开人世的,现在想想当时妈妈已经年事已高,而我却不能理解她的很多要求,现在想来真是很愧疚、后悔。”说着说着魏奶奶已泪目,“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在能珍惜的时候好好孝敬父母,不要回首起来再后悔。”

  我们将魏奶奶的叮嘱转达给了小朋友们,8岁的张高咏和她的小伙伴们,对着镜头喊出了自己对妈妈的爱:“妈妈我爱你,母亲节快乐!” 大众网烟台·海报新闻记者 蔡云飞 屈晨晨 见习记者 陈晓 实习生 罗紫琴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