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 记者邹殿伟摄
进入“十一五”,昆明将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形成以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具有现代都市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让文化成为昆明新的支柱产业。
九大产业塑造城市灵魂
据悉,近几年,昆明将以九大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和发展对象,形成了以重点文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各县(市)区也初步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规格和布局。
广播影视业:加强节目生产供应,运用市场机制,组合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影视创作;拍摄反映昆明历史文化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片和影视片,发挥云南和昆明天然摄影棚的优势,打响“云南影视实验区昆明基地”的牌子,吸引国外和全国各地的电影、电视剧组到昆明拍摄。
文化旅游业:突出云南民族文化和“古滇文化”特色,展示昆明生态文化。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石林、伟大航海家郑和、人民音乐家聂耳以及云南陆军讲武堂、护国运动、“驼峰航线”、西南联大、“一二.一”运动等人文和历史文化品牌。
艺术创作演艺业:发展音乐、美术、舞蹈创作,运用聂耳这个品牌,依托万里、刘晓耕等著名音乐人创作一批音乐精品,支持民营企业建设CD音乐生产线;支持云南画派的继承和发展,培育和繁荣美术品市场,扩大美术品的经营规模;举办绘画双年展,逐步形成品牌;发展环境艺术、广告装修、服装设计、工艺美术。
体育服务业:利用昆明户外训练时间比任何地方都长的气候优势和海拔高、有利于提高比赛水平的高原训练优势,新建一批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设施,打造一座高原体育城,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体育训练队伍到昆明训练;积极争取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举办国际民族体育狂欢节;开展好全民健身活动,使昆明的体育服务业成为全国和世界的体育品牌。
会展文博业:形成“节、会、展、演、赛”为一体的具有昆明特色的会展品牌,积极培育艺术品和文物市场,发展有影响的艺术品拍卖行和中介机构,使昆明成为国内重要的艺术品创作、生产和交易中心之一。
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充分利用文化中心的优势,组织专家和艺术家,充分利用全省的文化艺术资源,把昆明建设成为民族民间艺术品的创作中心。发展民族服饰、民族装饰、民族乐器、滇玉饰品、旅游商品等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培育和建立规范的分类市场,创立特色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
现代传媒业:优化整合资源,合理调整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加快集团化建设步伐,推动经营性资产进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规模效应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艺术教育培训:努力办好现有的各类文艺学校,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吸引个人和私营企业投资办学。大力开展艺术培训,积极推进滇剧、花灯、民族歌舞等培训的发展。
文化信息服务业:建立和完善文化经纪人制度,发展文化咨询、策划、审计和知识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推进数字图书馆网络建设,加快报刊出版信息化步伐,提高演出场馆和城市影剧院设施现代化水平。
文化赚钱 2年翻番
与此同时,昆明市将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继续发挥省会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
昆明市文化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摸索,已初显成效。起步较早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昆明市电影公司改制为昆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采用国有资产全部退出,经营者、经营班子和骨干群体购买国有资产的方式,“事改企,企改制”,一步到位。今年,原市交响乐团、市民族歌舞团、市儿童艺术剧团、市花灯剧团和市滇剧团整合组建成立市民族歌舞剧院,至此,昆明的专业艺术工作者们有了自己宽敞明亮的家。市民族歌舞剧院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院长,以艺术产品的创作和营销为中心,以特色为支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优化内部结构,努力开拓市场,力争创作更多的艺术精品。
回顾昆明市的文化体制改革之路,自2005年昆明市被列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州市后,一年时间,全市文化产业就实现增加值71.17亿元,居全省之冠。2005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7%,比2003年的32.96亿元翻了一番多。
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单位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这些单位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据统计,昆明剧院2005年演出收入比2003年增长了64%,今年连续举办了“打开音乐之门”系列演出,把国内外多场高雅音乐演出带到昆明市民身边,获得广泛好评;春城剧院创造了连续3年收入翻一番的业绩,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对外演出344场,观众超过53万人次,演出收入近200万元。
据悉,昆明下一步将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大力繁荣文化事业,更好地发挥昆明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力争到2010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成为昆明市新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