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页头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首页| 新闻 | 烟台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女性 | 汽车 | 房产 | 健康 | 人才 | 图片 | 论坛

新闻首页 | 烟台时政 | 烟台生活 | 烟台经济 | 烟台教育 | 山东新闻 | 国内热点 | 国际要闻 | 体育新闻 | 娱乐新闻 | 图片新闻

 

您的位置:人过中年四十不惑

人类将要面临的新威胁

  对人类来说,进出口各种野生动植物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是,在频繁的全球交流中,由此引发的“生物杀手”泛滥现象却给人类出了一道难题。

  几千年来,可供人类食用的动植物中高达90%属外来物种,若没有外来物种的杂交与驯养,人类也许至今还无法解决饮食温饱问题。

  但在跨国流动非常普遍和便捷的时代,生物入侵也实现了“跨国流动”,进而对本土生态乃至人类生命造成致命威胁。

  对人类来说,“生物杀手”可能只是“沉睡的巨人”,几十年都无声无息,不被人类关注。但只要遇上类似一场暴雨、一次热浪或一次洪水的机会,这些“沉睡的巨人”就能被唤醒,继而肆虐全球。

  生物杀手

  “生物杀手”,又被科学研究者称为“生物入侵者”或“外来生物种”,指从原生态系统中闯入其他物种生态环境的特定动植物物质。新生态系统根本没有为这些“生物杀手”准备位置,而这些“杀手”在新环境中却处于无敌的状态,没有任何物种能对它们构成威胁。

  专题文字:毛玉西

  本报综合报道 褐云玛瑙螺原本生活在非洲,所以也叫非洲大蜗牛。高大、棕褐色、肥胖与丑陋的蜗牛,是海滩上游人不愿看到的东西。但巴西游人却别无选择——因为这种蜗牛遍地都是。自从1988年前成功登陆巴西后,这种备受讨厌的软体动物,就成功适应了巴西的环境,在当地繁衍生息。原本被人偷偷地以“廉价的食用蜗牛”身份引进巴西后,如今它可能是新瘟疫之源。

  非洲大蜗牛蔬菜、死老鼠通吃

  褐云玛瑙螺个头像成人拳头般大小,能长到1公斤或者更重;每年产2000个卵,每天能吃掉自身重量十分之一的东西。在巴西,你可在花园、墙壁,甚至是马路、沙滩上发现这种“生物杀手”。

  这些蜗牛四处吞噬着村民的蔬菜,甚至死老鼠也成了它们的口中食物。更恐怖的是,它还能携带老鼠身上的蠕虫——一种能进入人类大脑、进而使人患上脑膜炎、使肠胃破裂的寄生虫。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种不受欢迎的蜗牛,只不过是全世界自由跨越国界的“生物杀手”中的一种。

  这些学名为“生物入侵者”的各种动植物,会以各种形态横行于世——从不易觉察的微生物到参天大树,从蚊子到猫鼬……它们或像候鸟一样四处安家,或安逸地依偎在人的衣服上,有的甚至在人类血液中“游泳”。

  凶残竞争者独霸本土自然资源

  这些“生物杀手”是凶残的竞争者,能摆脱本土掠食者的威胁,在他国异乡繁衍生息,进而独霸自然资源。一旦定居异国他乡,成功抢占一点点空间土地,这些“生物杀手”就足以开始进攻新大陆。从此,它们就再也不会消失,迫使政府不断动用各种设备、火把、毒品剂跟它们斗争。

  肆虐全球各地

  本报综合报道 从表面看,“生物杀手”可能是让人讨厌的小东西,也可能是人类钟情的宠物或绿色植物。但一旦泛滥开来,它们足以毁掉庄稼、阻塞下水道、让土质退化;有些微生物甚至能引发疯牛病、传播艾滋病病毒。

  就算未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生物杀手”通过侵占本土生物资源,或通过杂种繁殖产生“混血种”,也能使本地生态资源枯竭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意识到,“生物杀手”已经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大威胁,而且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威胁。伴随全球变暖,“生物杀手”将变得更猖狂,还可能毁灭人类所生活的生态系统。

  观赏植物可使建筑物倒塌

  日本引进的观赏植物蓼科杂草,在经历几十年“沉睡”后,如今显示了强大的进攻性。这种杂草可使公路断裂,使建筑物倒塌,还能抢占周边植物地盘。英国政府曾在伦敦东区选点建2012年奥运会场馆,但有专家感叹称,预防这种植物的根茎侵袭建筑物甚至比处理二战未爆炸的炸弹还难。

  美国有大约5万种“生物杀手”,每年对庄稼收获、树木与渔业造成1200亿美元的损失。该国40%已灭绝物种的灭绝原因是由于“生物杀手”的泛滥。

  在印度、英国、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巴西,每年因“生物杀手”造成的损失达2280亿美元。康奈尔大学教授戴维·皮门特尔表示,从全球角度看,“生物杀手”每年对人类经济与环境——比如土壤退化、生物灭绝——造成1.4万亿美元损失,而且损失数字每年都在上升。

  全球化的巨大代价

  本报综合报道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全球贸易增长了20倍。便捷的交通运输,为各种小虫与微生物自由迁徙提供了种种便利。据生物学家估算,整个“生物杀手”达50万种,是60年前的两倍。几年前,美国国家科学院称,美国海关曾中途拦截了大约1.3万种疾病的蔓延,但这不过只占海关能巡检到的、整个进口货物量的2%。

  环境经济学专家感叹说,“生物杀手”的出现,是全球化的巨大代价。在数百万人与数吨物品实现跨国流动只需数小时的时代,“生物杀手”也实现着跨国流动。

  此外,由于“生物杀手”喜欢温暖环境,全球变暖也为生物入侵提供了条件。比如,美国佛罗里达州早已变成5万种“生物杀手”的家园——从黑藻到缅甸黄金蟒蛇,都可在潮湿的沼泽见到。

  严防生物入侵者

  最让人担忧的是,很多“生物杀手”都是致命病原体携带者,甚至可形成蔓延全球的瘟疫,对整个人类造成致命威胁。比如,近年来东南亚的蚊子携带的病毒使很多水上生物濒临灭绝。

  科学家认为,“生物杀手”可能导致恐龙灭绝之后的最大物种灾难。在科学家看来,外来物种自由迁徙的数量是史无前例的,而这些生物繁衍失控后的后果无法预测。尽管人类对“生物杀手”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但生态学家仍未发现应对之法。在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导致200多种地方鱼种灭绝,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脊椎动物灭绝。

  自2006年开始,如何对待“生物杀手”正在引起各国政府重视。各国边界强化安检、进而对“生物杀手”进行“围追堵截”,可能是一种有效办法。如今,美国正着手制定一项战略,以协调30多个联邦机构应付外来生物入侵。西欧一些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比如,完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减少漏洞;切断外来生物的侵入通道;建立国际生物监控体系和数据库;结束自然资源管理者对外来物种的引进;提高人类整体生态意识。

广州日报         

编辑:吴磊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搜索

·“我的2009”博客大赛

·千年等一回慧眼看日环

·迎春纳福--祝福墙

·手机报数码产品团购节

·首届慈善义工征文大赛

·烟台交警在线

·直通十一运会

·百名记者直击全运会

·中秋节专题

保洁员小区内烧垃圾

烟台直航庆祝酒会举行

莱州港口吞吐量开门红

一废旧物资市场被整顿

北极白鲸“安家”蓬莱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烟台站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