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令人警醒的数据: 2002年,菏泽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居全省末位;1992年到2002年,每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足50亿元,不如东部一个县级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仅占全省的1%;2003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80元,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509元和939元。 菏泽沃野平畴,交通便利,为何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 “口音重”的故事或许会让人管窥全豹。2000年,市政府从国家有关部委争取到农业微灌项目,胶东籍副专员召集相关县区乡镇领导分配任务,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仍不见有人申请。细询答案让人瞠目:口音重,没听懂。 没听懂为什么不去问?问题出在干部作风上。市委书记陈光一针见血地指出:菏泽经济欠发达,最大的原因在干部作风不实。 转变干部作风从何破题?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一把尺子量优劣。决不让只说不干、政绩平庸的人得好处,决不让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人占便宜,决不让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的人受冷落。 市委明确提出“八用八不用”用人标准,郑重承诺:对任用的每一个干部负责,自觉接受全市各级班子、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对跑官要官的干部,一次不给,二次批评,三次市委不再研究;对“买官卖官”的,严惩。 2004年2月29日,菏泽市县乡三级3万多名干部聚集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全市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动员大会。会议围绕解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十坚持十反对”的要求,强调破除等靠要、怨天尤人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坚持一心一意抓发展,千方百计快发展,改革创新促发展,扎实苦干求发展,以思想的解放促作风的转变。同时,市委念好“紧箍咒”,大刀阔斧刹歪风,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通过审计,全市43人次被降职、免职或给予党政纪处分。这一做法被中央纪委等向全国推广。 过去菏泽人惯用的见面语是“你吃了没有”,现在见面就问“到哪儿招商了”,这一变化彰显出经济实绩考核收到的实效。 曹庄是单县有名的落后乡。2004年初,曹庄乡党委书记赵福泉因该乡未完成经济实绩考核指标且排名靠后被责令离职招商。委屈、羞愧,夜不能寐,痛定思痛后,他重振精神,引来玉米淀粉厂、制衣厂等20多个项目。在2005年的考核中,曹庄乡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跃居全市158个乡镇第4名。 赵福泉感叹:没有经济实绩考核,曹庄乡就不会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 2003年以来,菏泽市每年都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量化分解,建立全员、全岗、全程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年底按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并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2003年以来,依据经济实绩考核结果,先后有47名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得到提拔,有5名乡镇办事处党政正职被就地免职。 为防止少数乡镇实功虚做,在数字上做文章,市里推行绿色GDP考核,创新指标体系,及时堵塞漏洞,先后有25名乡镇党政正职因弄虚作假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贫困非天定,大势在人为。菏泽干部作风的转变演绎着一幕幕自加压力、科学发展的感人大戏,可谓浴火重生,喜事盈门——全市经济连续四年实现高速增长,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537.7亿元,年均增长17.1%;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年均增长47.4%;农民人均纯收入3480元,年均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累计超过13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过去提到工业,菏泽人舌头短半截。如今4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140多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43家,新增733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超过100家,其中东明石化去年销售收入70多亿元,今年可达100亿元。 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短短3年就落户医药企业25家,总投资30多亿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成为增势强劲的“医药谷”。 尽管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菏泽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4年累计完成技改投入491.5亿元,实施重点技改项目680个,达驰电气、圣奥化工等企业增加值四年翻两番,进入全国同行业前5名。睿鹰集团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承担单位,精密铜带生产标准被确定为国家标准……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8%。 特色板块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全市特色经济板块发展到36处,郓城羊肉出口量占全省的90%、全国的50%,曹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桐木加工和芦笋种植基地,鄄城成为全国第二大人发加工基地。 以“四清、四改、四学、一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四四四一”工程,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环卫体制由“拿钱养人”到“拿钱养事”,城市管理成为新亮点。进入菏泽,大街小巷洁净如洗,漫步赵王河公园、环城公园,春风拂面,杨柳吐绿,景色宜人。 记者 石奇亭 潘若雷
|
编辑:余梁
|
|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