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0月11日讯 BRT6号线的正式开通,意味着省城一直致力打造的“两横三纵”BRT网络已经形成,济南也成了国内首个形成完整BRT网络的城市。
“济南的BRT建设已基本达到预期。”济南市政府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为方便市民出行,从2007年起,济南开始论证建设BRT的可行性,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再加上济南保泉的需要,济南市政府最终决定建设BRT公交项目,线路的规划为“两横三纵”。 其中,“两横”为北园大街—工业北路、经十路,“三纵”为历山路、二环东路和奥体中路。
2008年4月22日,在质疑声中,BRT1号线正式开通,当日,贯穿北园大街的BRT1号线共发送360个班次万余人次,平均每个班次载客40人。随后在历山路运行的BRT2号线、从北园大街到省体育中心的BRT3号线、在二环东路上运行的BRT4号线、从火车站到济南奥体中心的5号线相继开通,市民对BRT公交的质疑声越来越弱。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陆锡明告诉记者,BRT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艰难的磨合期,这既是BRT和城市的磨合,也是BRT和社会车辆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磨合,只要济南的BRT形成网络,就会度过艰难的磨合期。
“六条BRT公交线路总长度已有100公里。”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有关人士说,济南市不仅形成了“两横三纵”的BRT网络,这也是全国首个完整的BRT网络,而且市民乘BRT公交车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票价一元,可以使用月票,这些都大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济南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来打造BRT。”国际能源基金会中国交通项目顾问、济南BRT项目特聘专家保罗认为,济南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BRT公交网络,市民换乘起来就会非常方便,大家对BRT的质疑声音也会越来越小。 常新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