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长岛陆海统筹固碳增汇能力将达到13.11万吨

2024-02-27 16:55: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艳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秦松

  大众网记者 王艳 汤淼 实习生 王佳一 烟台报道

  2月27日上午,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会上,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秦松介绍,到2035年,长岛陆海统筹固碳增汇能力将达到13.11万吨,对于实现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目标、推动全域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秦松介绍,《发展规划》立足长岛的优势自然资源,通过加强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持续加强优质生态资源保护,大力开展森林林分结构改造、山体治理、土壤改良、海草床和海藻场生态修复,深入挖掘海洋新型碳汇潜力,巩固和提升陆海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预计到2027年、2030年、2035年,长岛林业碳汇能力分别达到2.73、2.77和2.81万吨二氧化碳/年;海草床覆盖面积分别达到100、175和250公顷,碳汇能力达0.1、0.2和0.4万吨二氧化碳/年;天然海藻场修复面积分别达到360、770和960公顷,碳汇能力分别为0.6、1.2和1.7万吨二氧化碳/年;养殖海藻碳汇能力分别达到6.1、7.2和8.2万吨二氧化碳/年。到2035年,长岛陆海统筹固碳增汇能力将达到13.11万吨,对于实现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目标、推动全域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长岛陆海统筹固碳增汇体系坚定贯彻“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坚持固碳增汇需要与长岛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相协调、固碳增汇需要融入长岛自然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系统固碳增汇需要与长岛经济协同发展三个原则。

  在陆地生态系统,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优化林分结构、山体治理、土壤改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深化“鲜花海岛”建设等举措,提升长岛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巩固林业碳汇能力。

  在海洋生态系统,通过构建种质资源库、“分岛施策”、科学修复、构建万亩“海底森林”示范区等举措,提高海草床和天然海藻场的碳汇能力。养殖海藻是长岛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海洋蓝碳的重要载体。通过系统评估大型海藻的养殖容量、研发推广综合养殖模式,扩增大型海藻养殖面积等途径,提升养殖海藻的增汇能力。

  长岛海洋碳汇提升工程与“蓝色粮仓”建设联系紧密,通过“蓝色粮仓”建设既可实现增汇,又可提高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养护渔业资源,提供天然饵料,实现固碳增汇与经济发展协同增效。

  此外,通过建立养殖贝类碳汇能力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探索渔业增汇综合管理模式、提高生物泵与微型生物碳泵综合效应等方式,深入挖掘长岛海洋新型碳汇潜力,将长岛打造成为陆海统筹固碳增汇国际示范区,为全国全球提供固碳增汇“长岛方案”。

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