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绘就“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洋生态画卷

2024-02-27 16:55: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艳

新闻发布会现场

长岛综试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专职副主任李明涛

  大众网记者 王艳 汤淼 实习生 王佳一 烟台报道

  2月27日上午,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2023-2035年)》。会上,长岛综试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专职副主任李明涛介绍,长岛近岸海域一类海水100%,鸟类数量由333种增加到377种,“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洋生态基本形成,2023年全区进岛游客人数、接待人次分别较2019年增长24.3%、116%。

  李明涛介绍,2021年10月,烟台市委、市政府提出“一谷一区一岛一港”(丁字湾双碳智谷、“3060”低碳创新区、长岛国际零碳岛、蓬莱风电母港)战略,赋予长岛建设国际零碳岛的重大责任。近年来,长岛把国际零碳岛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一体谋划、协同推进,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洋生态基本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为国际零碳岛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打造绿水青山海岛样板 近岸海域一类海水100%

  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山水林海城”统筹谋划、整体施策、一体推进,全域生态质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生态画卷初步绘就。协同扩绿增汇,完成10个有居民岛破损山体100%修复,林木绿化率超过60%,大黑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南北长山岛群、大黑山岛、砣矶岛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庙岛诸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加快绿色转型,禁止新上工业项目,完成公共交通新能源替代,推行岛外车辆“禁进”、岛内车辆“控牌”。守护碧海青山,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达87.7%,近岸海域一类海水100%,鸟类数量由333种增加到377种。

  重塑金山银山产业生态 获评“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

  立足海岛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符合生态保护要求、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的产业体系,初步蹚出“绿起来、富起来、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建设“蓝色粮仓”,获批设立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推行生态低碳养殖,养殖网箱体量和技术装备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出“陆海接力”“大渔带小渔”等模式,引领海洋渔业向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高值化发展。试水蓝碳经济,创出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全省首笔海洋牧场物联网贷,在全省率先启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做强生态旅游,获评“中国公民最喜爱的世界海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最具文化创意旅游海岛”等称号,2023年全区进岛游客人数、接待人次分别较2019年增长24.3%、116%,游客“过夜游”比例达到75.1%,人均消费提高到1400元以上。

  创立绿色低碳发展制度 高分通过示范区验收

  立足“大保护”,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机制性障碍和体制性制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新体系建立运行。改革管理体制,将长岛由县级行政区调整为生态功能区,行政机关压减56%,事业单位精简54%,“宽职能、扁平化、高效化”大部门管理体制初步构建完成。强化标准引领,梳理完成海洋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海洋生态文明标准明细超过1000项,高分通过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形成生态保护至上意识 实现集中供暖新能源全域替代

  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形成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第一、生态至上的理念外化为行动自觉。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项目建设服从生态保护,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路子。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立足海洋自然承载能力谋发展,大力推广海水立体养殖,引导群众从近岸养殖向深远海拓展。普及绿色生活方式,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中供暖新能源全域替代、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污水处理全域覆盖,岛内居民对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满意度超过95%。

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