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2009 > 社区

毓璜顶医院杨牟:传医学高尚之情操 续传统文化之命脉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海报新闻   编辑:   2018-12-29 08:54:00   作者:

 杨牟(右三)团队研究患者病情

 杨牟(右三)在查房

 杨牟主任(左三)在查房

  大众网烟台·海报新闻12月29日讯 (通讯员 成修 马瑾) “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静”,体勤多增寿,心静易延年。

  “德不孤,必有邻”。

  “礼之用,和为贵”。

  ……

  没错,这一系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言名句,发人深省,在许多私人的书房中、文化场所的回廊边、或是公共场所的橱窗里,都会悬挂着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世人反省观照自己的言行。而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病房,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由书法家写下的这些传统名句,让人感受到病房里浓浓的文化气息,顿生心平气和之感,而在病房走廊里整齐摆放的绿植,也让人倍觉神清气爽。

  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杨牟告诉记者,百善孝为先,要让科室的医生们懂得中国传统文化,懂得感恩,科室倡导先做人后做事,要做到“病房就是家,病人就是亲人”。

  技在全身,创建全省重点学科

  早在1987年,杨牟从学校毕业后就来到毓璜顶医院工作,那时整个外科只有30余人,杨牟是科室里最年轻的医生。

  刚来的第一年,医院安排杨牟参加烟台市的讲师团,为牟平成立的医师班讲课,教授解剖和病理。一年以后,杨牟回到医院,在现在的烟台护校(当时叫做毓璜顶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工作。这一次,杨牟边在医院上班边去上课,有手术时就跟着科室主任上台做手术,其余的时间就根据课程安排去给学生们教课。

  “巩固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上课,讲一次课比自己复习好多遍都有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杨牟说这三年的“教师生涯”让他收获很大。基础知识更加扎实,手术技艺提升很快,杨牟说这得感谢医院前辈们的言传身教和倾囊相授。

  从1988年到1998年,杨牟基本上是在医院的大外科里轮转,泌尿外科、肝胆外科、骨科……整整十年时间,掌握了大量全而精的知识。杨牟感慨现在的医学教育和过去不一样了,那时的医学生,每个科室都去轮转,不像现在轮转就是蜻蜓点水般的在每个科室待两三个月,只是看看老师们如何实施手术。那时要脚踏实地在轮转科室学习一年或者两年,还要亲自参与到手术当中去。

  1998年,杨牟去北京邮电医院跟随汪忠镐教授(如今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习血管外科技术,那时国内的血管外科刚刚起步,而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1999年回到医院,创建了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杨牟开始主持工作。

  血管外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当时只有5张病床,杨牟带着张居文副主任,全凭自己摸爬滚打,碰到疑难杂症,就请北京、上海等医院的专家过来指导。不仅“请进来”,杨牟他们还“走出去”,到国内知名医院跟随名家学习。通过不断摸索,在省内率先开展并规范了一系列血管外科疾病的手术术式,是省内最早开展血管腔内微创手术的单位之一。已成功开展了胸腹主动脉瘤/夹层、肢体缺血性疾病、布加氏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大动脉炎及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先天性及后天性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疾病的诊疗,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尤其采用微创技术以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用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预防肺栓塞等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填补了烟台市和山东省血管外科领域的空白,并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等重大会议上进行发言。

  近20年的时间里,毓璜顶医院的血管外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仅有5张病床发展到现在的两个病区50多张病床,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以前,患者动脉栓塞之后只能截肢,所以残疾人很多,而在血管外科成立之后,这种病的致残率明显的降低了,杨牟他们能够发现栓子并取出来,恢复了患者的肢体功能,就不至于发生坏死并截肢了。

  这些年,杨牟带着科室人员不断努力,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一项,烟台市科技进步奖六项,山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一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两项,烟台市科技局资助项目三项。

  传之左右,梯队建设更上层楼

  现代血管外科诊疗范围非常广,除了颅内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以外,都属于血管外科治疗的范围。血管外科的诊疗疾病主要包括三大类:动脉瘤/夹层、动脉硬化、动脉栓塞、动脉炎等动脉疾病;静脉血栓、静脉曲张,静脉瘤等静脉疾病;淋巴管阻塞、回流不畅,淋巴漏等淋巴疾病。

  采访中,杨牟很开心地向记者介绍他们科室里的人才,“科室里现在人才济济,也很均衡”。在上述血管外科的诊疗疾病项目中,血管外科都设有亚专业,分别是颈动脉、淋巴疾病、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大动脉病及四肢动脉等,在每个领域里,都有车海杰、勇俊、陈萍、李鲁滨、刘国龙等代表性的专业人才。

  杨牟告诉记者,他1987年刚到毓璜顶医院的时候,如今已故的原大外科主任冯云久对他影响最大。

  在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杨牟跟着冯主任做了七十多台开胸手术,很多病例现在还有印象。对杨牟影响最大最深的是他老人家的手术记录,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图文并茂”。首先,内容层次清楚,每一段文字都配有手绘图解,例如切口的位置、长度、走行、引流管等一一标出;其次,手术过程中碰到的关键点、难点都用图示明,例如肿瘤位于哪个肺叶哪个段,是否侵到气管或者血管,肿瘤切除的范围多大等等,并且在切除以及缝合过程中用什么线怎样缝合等也清楚注明。最后,要对本次手术来个小结,总结手术难点是什么,我们是如何克服的,对以后有什么样的启示。对于不成功的手术,要说明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虽然没有从事心胸外科专业,但是肺组织要用小圆针细丝线缝合,气管要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等等这些细节,杨牟至今记忆忧新。

  记者在医生办公室看到书法四条屏,“天道酬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得益传承于先辈的优良传统,杨牟从刚创立血管外科起就要求科室医护人员养成术后绘图总结的习惯。血管外科医生虽然不是美术科班出身,但科室手术多,慢慢跟着临摹,画的也越来越规范。现在科室的大夫们个个都画一手好硬笔画。也正是这些图谱,加深了大夫对手术的印象,总结出诸多宝贵经验,使得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整体实力飞速提升。即使是在医院规培的住院医生,杨牟也让他们先把全身的动脉、静脉、淋巴系统的图谱画出来,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在血管外科轮转规培的学员都有所收获。

  在其中一份2015年11月份的手术记录中,刘国龙详细地绘制了主动脉夹层的手术图谱,在“总结”中,刘国龙写道:“患者活动后疼痛,要考虑夹层情况,不要漏诊。对于有高血压的病人若发生后背疼痛,一定要警惕。”

  杨牟不仅在自己科室里传承,还在国家级的医学继续教项目上让同行业的专家们都获益,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如今已连续举办了15年。今年,全国有200余名专家来到烟台,聆听杨牟关于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演讲。杨牟表示,血管外科的诊治范围很广,其他相关专业的医生都想获取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整个中国的血管外科的事业才能稳步前进,更上一层楼。

  惠及四方,父老乡亲身心获益

  血管外科在医学上是一个成立比较晚的学科,但其涵盖范围非常广。毕竟血管遍布全身,要处理好这方面的疾病和手术,无论是从学术、技术角度还是经验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往往从事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被称作医院的“血管救星”,不仅自己科室的手术要亲自上手、熟练掌握,而且还要充当“救火队长”的角色,哪里有生命危险,哪里就有他们“救台”的身影。

  因为血管类疾病手术开展难度大,很多时候,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要赶到周边地区对患者进行急救。曾经有一次,招远某医院一位患者的腹主动脉瘤破了。手术台上,医生按住出血部位一动也不敢动,因为找不到出血点,没有办法为患者继续进行手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抢救室的空气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几位医生商量一番,决定赶紧请毓璜顶医院的杨牟主任过来“救台”。最终杨牟在赶到之后,发现了出血点,并指导医生们缝扎血管,切掉肿瘤,重新缝合血管,这样才救治了那位患者。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血管外科手术中的每一次缝针、每一剪刀都面临着生死考验,杨牟领军的毓璜顶血管外科团队成员从不懈怠,每次总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采访中,杨牟主任向记者讲述传统文化,讲述他们老家的故事。

  杨牟老家是莱山区解甲庄办事处冶头村,共有1500户,全部姓杨,根据家谱,老杨家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饮水思源,杨牟就想要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做点好事,他就在工作之余,组织科室里的医生回到村里为村民义诊,而这一行为得到了医院其他部分科室的认同,骨科、心脏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的专家们也自发去村里义诊。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情被医院工会获悉,他们也参与进来,多次组织多个科室的专家去各个社区街道进行义诊,让烟台的老百姓收获更大的实惠。

  除了在本地区做点实事,杨牟也著书立说,让全国的同行也能收获他们的经验,继而惠及更多的国人。

  今年年初,由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杨牟主任、车海杰副主任、勇俊主编的《血管外科手术图解》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先生亲自为此书作序,对此书给予极高的评价:“术中图谱与病例相互结合,将枯燥的手术过程转化为视觉冲击跃然纸上,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能够惠及更多的血管疾病患者,有助于‘血管外科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杨牟说,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就要考虑一些“后事”——为后世培养人才,让更年轻的人去开创更广阔的天地。记者也相信,下一代血管外科的医生们,也必将如杨牟师从汪忠镐院士、已故冯云久主任那里学习到的一样,把先进的技术和美好的医德,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惠之于亿人。

烟台毓璜顶医院杨牟

  【专家简介】

  杨牟,主任医师,教授。青岛大学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主动脉夹层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周血管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和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1998年8月至北京协和医院进修血管外科专业,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回烟后创立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经过10余年的不断进取与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内先进的血管外科疾病诊疗中心。擅长血管外科领域疑难杂症的诊治,如累及主要分支的复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周围血管硬化闭塞症、累及腹腔血管的恶性肿瘤等。

  注重科研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在《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SCI收录及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获山东省、烟台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主编著作5部,参编著作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多次荣获“烟台市学科(技术)带头人”、“烟台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语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