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海滨游玩防海蜇“咬伤”

来源:中国医药报   编辑:   2014-07-22 11:03:00   作者:

原标题 [海滨游玩谨防海蜇“咬伤”]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许多家长利用暑假带孩子或到海边消夏避暑,或避开城市喧闹,到郊区山林亲近大自然。但近年来,夏季出游被毒虫咬伤甚至致死事件时有发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安全海域也有可能被有毒生物袭击,亲近自然的时候或许会遭遇致命叮咬。一旦被毒虫蜇咬,第一时间应如何紧急自救?本栏目从此期开始,将陆续编发系列稿件,针对近年游人在海边、郊外遇袭的典型病例,由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华北地区蛇伤救治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主任赵晓东一一解读,并介绍被海蜇、毒蛇、蚊虫、蜱虫、蜜蜂等毒虫蜇伤后的自救方法。

  案例回放

  又到暑假海边避暑时,但北京一对夫妇却仍然沉浸在悲痛中。去年8月2日,该夫妇8岁的儿子小宇在南戴河浴场游玩时,被海蜇蜇伤引起急性肺水肿,当天下午医治无效身亡。据悉,当时孩子正在浅海区玩水,突然称腿疼,家人一看,孩子两腿浮肿。浴场工作人员建议紧急送医。接诊医生看到孩子脸色不对立即抢救,但最终无力回天。

  海蜇毒性是河豚的450倍

  海蜇又叫水母,属于腔肠动物,通体透明或半透明,伞盖下有无数触须,其上有密集的刺丝束囊。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海蜇靠触须上的刺丝囊保护自己,触须碰到人,就会缠绕上去,同时囊中弹出刺丝,刺进人体内并释放毒素。有研究表明,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的250倍、河豚毒素的450倍,其效应包括神经毒性、肝脏毒性及心脏毒性等。海黄蜂水母对人类危害最大,蜇伤后5分钟即可致人死亡。

  赵晓东说,被海蜇蜇伤后,患者会因个体差异、海蜇毒素不同而表现出轻重程度不同的症状。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局部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红斑血疹,痒而灼痛。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坏死。患者全身表现可有烦躁不安、发冷、腹痛、腹泻、精神不振及胸闷气短。重者多咳喘发作,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并伴有皮肤青紫及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象。尤其是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可出现急性喉头水肿,若抢救不及时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蜇伤后早期处理要慎重

  海蜇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一般会浮到水面上,加上浅水区的水温非常适合海蜇的生长,所以在浅海区游泳或戏水时有时不小心会触到海蜇而被蜇伤。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今夏已经收治了20多例此类患者,大多是在浅海区被海蜇蜇伤的。赵晓东提醒,不要在海蜇较多的海域游泳,尤其不要摸黑下海;在水中或沙滩上发现海蜇,不要用手和肢体接触、捞取或戏耍,因为海蜇不论死活,甚至裂成碎片冲上沙滩,其触须都可能蜇人。

  赵晓东说,一旦被海蜇蜇伤,千万不要用淡水或酒精清洗擦拭,以免刺击丝囊进一步释放毒素而加重伤情。应迅速用干毛巾、衣服等顺一个方向擦拭粘附在皮肤上的毒液及触须,注意不要来回擦;在局部涂搽碱性溶液,以中和海蜇毒素,最好用1%氨水冷敷患处,或用10%碳酸氢钠液或明矾水等冷敷。有条件的可口服抗组胺药物或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若有全身症状或出现呼吸困难及咳血性泡沫痰,应让伤员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两足下垂,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的给予吸氧并尽快送医院抢救。

  为了防止和及时处理海蜇蜇伤,去海滨游玩前可在药店购买5%碳酸氢钠溶液或碳酸氢钠片剂备用。过敏性体质者可带抗过敏药物备用。

初审编辑:胡昌辉
责任编辑:石语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