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2009 > 健康2009今日健康

抗御埃博拉药物初现曙光

来源:中国医药报   编辑:   2014-09-16 16:29:00   作者:

原标题 [抗御埃博拉药物初现曙光]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称,在西非蔓延的埃博拉疫情有可能感染超过2万人并蔓延到更多国家,已造成1500多人死亡。国际社会意识到,如果不能有效阻止埃博拉的传播,全球都会受到这一疾病的严重威胁。可喜的是,现在,应对这一疾病出现微弱曙光:一些国家正在快马加鞭地研发抗御埃博拉的药物,其研发体现出一些趋势和特点,如药物的有效性正在得以证实,而且药物的多样性也正在显现。
  毫无疑问,抗御埃博拉最有希望的一种药物是由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ZMapp。该公司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军方和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对猴子进行了药物实验,获得良好疗效,8月29日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这一结果。研究人员让21只实验猴子感染埃博拉,多数猴子发病,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严重症状,如红疹、出血和肝功能衰竭。在18只猴子被感染3~5天后给它们使用ZMapp,结果显示均被治愈。而另外3只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猴子在8天内死亡。
  显然,这次实验证明了ZMapp的有效性。而且,相对以前的埃博拉药物实验,此次用药时间最晚,猴子感染5天后用药相当于人感染9~11天后用药。如果未来的人体试验能获得同样效果,则证明这种药物对于人类感染埃博拉有特别疗效。此前,两名染上埃博拉的美国患者试用ZMapp已经痊愈。
  现在研发的抗御埃博拉的药物并非只有ZMapp,而是多元并存。例如,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历时5年研制出针对埃博拉病毒的小分子化学药物jk-05,最近通过了总后卫生部专家评审,获得军队特需药品批件。该药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RNA聚合酶,抑制病毒复制,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感染实验中具有抗埃博拉病毒活性。
  日本富山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研制的抗流感药物法匹拉韦(Favipiravir)也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了抗御埃博拉病毒的效力。小鼠实验表明,法匹拉韦抑制了埃博拉病毒的感染。法匹拉韦是一种聚合酶抑制剂,在感染细胞内抑制病毒基因的复制,可以防止病毒扩散到其他未感染细胞。
  加拿大特克米拉(Tekmira)药物公司也研发了一种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小干扰RNA(siRNA)药物,对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针对病毒中一种核蛋白设计了一类特殊化学修饰的siRNA,并用一种脂质材料组装成siRNA纳米颗粒,称为NP-718m–LNP。他们对感染了安哥拉型马尔堡病毒的16只恒河猴分4组进行实验,分别在猴子感染病毒30~45分钟后、1天后、2天后和3天后连续7天静脉注射NP-718m–LNP治疗:前3组每日剂量为0.5毫克/千克;而感染病毒3天的第4组猴子已经出现出血热症状,对其使用剂量则为每日1毫克/千克。此外,有5只恒河猴作为对照组参与实验。结果显示,接受NP-718m-LNP治疗的16只恒河猴全部存活,包括已经出现出血热症状的猴子;而使用非靶向性药物治疗及未治疗的对照组恒河猴在感染的第7~9天全部死亡。以前的研究也表明,siRNA药物对感染了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的恒河猴也有治疗作用。由于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都属于出血热丝状病毒家族,因此可寄希望于用siRNA药物治疗埃博拉。
  此外,美国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和意大利等国同行一起,对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及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新研制的埃博拉疫苗进行测试发现,该疫苗可为恒河猴提供10个月的有效保护。这种新疫苗是基于黑猩猩的一种感冒病毒研制的,其中含有两种类型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与苏丹型埃博拉病毒。他们首先给4只恒河猴注射了一剂疫苗,这些猴子在接受注射5周内均对埃博拉病毒产生了有效免疫反应。为增强免疫效果,在首次接种疫苗2个月后,研究人员又给其中两只恒河猴注射了第2剂疫苗,其中使用了制作天花疫苗需要的牛痘病毒。结果发现,接受“增强免疫”注射的恒河猴可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内免受埃博拉病毒感染。基于这一动物实验结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开始对这种疫苗进行临床试验,第一期试验主要研究疫苗是否安全,能否引起足够的免疫反应。英国以及西非国家冈比亚和马里也将于近日开展临床试验。
  尽管抗御埃博拉的药物呈现了多样性和有效性,但迄今还只是在动物身上获得了效果,应用于临床仍需时日。而最令人担心的是,这些药物的研发速度能否赶得上埃博拉病毒的变异速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对78个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99份样本进行分析,就发现病毒有395个基因变种。而且,此次的埃博拉病毒比过去几次暴发时传染力更强。
  埃博拉病毒仅通过一次接触就从其自然宿主蝙蝠身上传染给人类。在自然宿主身上,埃博拉病毒繁殖速度没有这么快,变种也较少。但埃博拉病毒在人体内的变异速度则是在狐蝠等动物宿主体内变异速度的两倍。而病毒变异的机制是,病毒的糖蛋白(使病毒附着到人体细胞上的表面蛋白)发生了变化,使其可以在人体宿主内进行复制。
  这些情况表明,针对埃博拉病毒基因的变异是研发药物和疫苗的关键,与此同时,还需要找到应对病毒快速变异的有效方式。

初审编辑:胡昌辉
责任编辑:石语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