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妍明 通讯员 黄瑾 张天翼 烟台报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滨医烟台附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医生,也是教师,无论是在三尺讲台还是在病床前,他们都用行动践行并传承着“仁心妙术”的初衷与担当。
滨医烟台附院大内科主任兼内分泌科主任金勇君
金勇君进行实习带教
金勇君:与学生并肩作战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这句话,滨医烟台附院大内科主任兼内分泌科主任金勇君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从事教学工作26年来,金勇君秉承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从理论教学到临床实践,细心、耐心地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引领学生在医学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内分泌专业相较于其他内科而言,对于医生的要求更高,因此金勇君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格外严格。“理论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只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亲自诊断,才能真正将学习知识转变成学习运用知识,才能实现突破和发展。”金勇君告诉记者,他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常见病的诊治,对于罕见病、疑难病也要多学习和了解,用他的话说,就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面对一种疾病,根本就不知道,就更别提去治愈它了”。
“作为医生,不是在医人的病,而是在医病的人。”在日常教学中,除了理论与技术的传授,金勇君特别注重学生共情力的培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都无法去亲身经历患者的病痛,也无法感同身受病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作为医生,必须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金勇君告诉记者,他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把患者当作自己的家人,去观察和发现患者的病情、心理,甚至每一个细微表情的变化,通过细节,给患者做出更加精确的诊断,提供更周到的医疗服务。
从医26年来,从金勇君的课堂走向医生岗位的学生数以千计,许多更是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看到曾经的学生,如今身着白大褂,和我一起在疾病面前并肩作战,守护生命健康,我感到莫大的成就感。”金勇君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对于医学的发展而言,临床、科研、教学,三者缺一不可,金勇君告诉记者,他将通过教学传承医学理念与经验,通过科研创新推动学科发展,从而将更多更好地治疗方法与人才输送到临床治疗中,造福更多患者,守护人民安康。
孙允霄给学生上课
孙允霄进行实习带教
孙允霄:教师是我另一个无比荣耀的身份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滨医烟台附院儿科二病区主任孙允霄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从事教学工作16年来,孙允霄始终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传授给她的每一位学生,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能够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从而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孙允霄告诉记者,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会提前反复备课,有时甚至到深夜,只为吃透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仔细斟酌课堂上要讲述的每一句话。“课前深入研究教材、诊疗规范,挖掘最新进展,确保课堂讲解真实可靠、科学严谨,既是对自己的专业负责,也是对每一名学生负责。”孙允霄说。
与此同时,孙允霄不断尝试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大胆实施教学改革,积极开展PBL、情境模拟教学、翻转课堂。为了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帮助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她日夜坚守,与学生们并肩作战,研究临床思维考察方式,推敲临床技能操作细节,探讨医学人文素养在临床竞赛中的应用。付出就会得到回报,当看到学生们收获技能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的奖杯时,孙允霄既欣慰又自豪。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孙允霄积极参加教学能力培训,取得了ISW、FDW工作坊培训证书,并且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位教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指导临床教师参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赛,从选题到教学设计再到PPT制作的各个环节,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以实际行动带领整个团队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在孙允霄看来,作为一名临床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还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不断促进自身全面能力的提升,为医学临床及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