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页头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首页| 新闻 | 烟台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女性 | 汽车 | 房产 | 健康 | 人才 | 图片 | 论坛

新闻首页 | 烟台时政 | 烟台生活 | 烟台经济 | 烟台教育 | 山东新闻 | 国内热点 | 国际要闻 | 体育新闻 | 娱乐新闻 | 图片新闻

 

您的位置:财经热点

河南组律师团替民工讨欠薪

   2008-01-25 10:28:00

  昨天早上天还没全亮,河南金誉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永军等3位律师拖着疲倦的身体返回信阳。至此,为信阳农民工讨薪的6名律师团成员在新疆工作17天后全部返回。
  
  信阳籍农民工在新疆务工的有十多万人,当地拖欠问题严重。据统计,仅拖欠信阳农民工的工资就达8000多万元。每年春节前夕,许多农民工领不到工资,问题重重。
  
  1月6日,信阳市司法局组成6人法律援助律师团,在该局副局长、高级律师张慧华带队下,不远千里赶赴新疆,为农民工讨回欠款6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新的农民工讨薪之路。
  
  【起因】农民工新疆辛苦一年领不到工资
  
  2007年下半年以来,信阳市政府驻乌鲁木齐办事处不断接到农民工反映:新疆建筑企业拖欠工资,导致农民工情绪不稳定,经常采取过激方式非法讨薪,摩擦不断。
  
  据悉,信阳籍农民工在新疆务工的有十多万人,仅乌鲁木齐就有3万多人,主要集中在建筑及相关的建材、室内装修等行业。据统计,欠薪金额达8000多万元。
  
  去年年底,信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唐俊华带队亲赴新疆调查研究,掌握了翔实的资料,及时向信阳市委、市政府做了专题汇报。2008年1月6日,受信阳市委、市政府指派,信阳市司法局组成6人法律援助律师团,在该局副局长、高级律师张慧华带队下赶赴新疆讨薪。
  
  【摸底】律师团了解情况选定突破口
  

  1月6日晚,零下20摄氏度,律师团到达乌鲁木齐市。“到新疆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摸清情况,选择突破口。”信阳市司法局副局长张慧华告诉记者。
  
  经过排查摸底,律师团了解到,有一位叫李广红的信阳工头,当地某单位拖欠他的工钱达200多万元,算是欠薪最大的一笔。李广红今年36岁,信阳市平桥区人。
  
  2007年初,他带领200多名信阳农民工来到新疆独山子市,为那里的新疆建工集团施工。李广红曾多次找新疆建工集团要钱,建工集团一直推诿、搪塞,眼看到了年底,农民工的工资迟迟没有着落。
  
  去年12月20日,80多名情绪不稳定的农民工跟着李广红住进了独山子市政府大楼里,在大楼里闹了3天。“这种讨薪方式是不理智的,也是违法的。”张慧华痛心地说。律师团决定,以替李广红讨薪为突破口。
  
  【谋划】收集证据上书当地法律援助中心
  
  “农民工讨薪本来是有理的事儿,但你们的过激行为反而使讨薪变得违法。”1月12日上午,律师团在信阳市政府驻乌办事处举办农民工法制讲座,并就讨薪方案征求农民工代表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律师团开始全面收集证据,包括欠薪单位、欠薪数额、相关依据。“做到事实清楚,让欠薪企业无可争辩。”易成爽律师说。
  
  随后,律师团以信阳市法律援助办公室和信阳市政府驻乌办事处的名义,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律援助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乌鲁木齐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交正式文件,再由上述单位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身份,由分管厅领导把信阳农民工讨薪的要求直达自治区领导。“这是为了引起新疆当地政府的重视,促进欠薪问题的尽快解决。”张慧华说。
  
  【突破】磨破嘴皮讨回首笔欠款400万元
  
  正当律师团为李广红案愁得焦头烂额时,信阳籍农民工又发生了一件事。1月14日,信阳籍农民工刘某等50多人因没有拿到被拖欠的工资,眼看着年关临近,农民工商议:集体围堵用工企业大门并阻断交通。
  
  律师团得到消息后,当即兵分两路开展工作。易成爽、郑永军、吴思东三位律师赶到农民工聚集地安抚农民工,张慧华则带领刘延章、张慧君直接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联系。
  
  最终,律师团见到了自治区政府分管农民工工作的副秘书长严振信,严振信当即给欠薪企业新疆建工集团下达批示:尽快协调解决拖欠信阳籍农民工工资问题。
  
  有了这把“上方宝剑”,再加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法援中心等部门撮合,建工集团终于点头支付欠款:向下属三个分公司一次性拨付600万元资金,用于偿还农民工的欠款,其中包括信阳籍农民工的欠款近400万元。“我们非常激动,就差抱在一起庆祝了!”张慧华说,那笔欠款是律师团奔波上万公里,磨破嘴皮子换来的。1月18日上午,50多名农民工领到了20多万元欠薪,李广红带领的200多人也都如愿领到了欠款。当着律师团的面,农民工邱烈红拿着工钱失声痛哭:“感谢家乡政府派来了律师团,我们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
  
  【困难】农民工没合同让律师团“无法可依”
  

  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是讨薪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张慧华说,农民工与当地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任何用工合同,“都是很原始的口头协议,完全凭良心干活”。
  
  没有证据,律师团就不能依法进入诉讼程序。即使能进入诉讼程序,没有一个月也不会有结果,农民工可是等不起。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律师团成员只能给用人单位说好话。“搞法律的不能依据法律来维权,这是最悲哀的。”律师团成员、河南天风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延章无奈地说。
  
  法律程序走不通,当地恶劣的气候也在考验着律师团。张慧华说,刚到新疆不久,就有两个律师因为水土不服被“撂倒”了。“中午没饭吃,兄去打点滴。两个熟红薯,也能充充饥。”律师团成员、平桥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慧君告诉记者,这条信息是郑永军编的,他经常发一些幽默的短信给大家鼓气。
  
  【意义】开创一种新的农民工讨薪模式
  
  “吃了很多苦,但看到家乡父老脸上的笑容,这趟差事,值了!”张慧华说,虽然这次讨回的薪金才600多万元,但更重要的收获在于为在新疆的农民工创立了一个绿色维权通道,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
  
  张慧华告诉记者,在多次交往过程中,律师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兵团以及乌鲁木齐市的法律援助中心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是很大的收获,对于保护信阳籍农民工的权益大有益处”。而且,信阳律师集体为农民工讨薪的行为,还引起了新疆当地政府高层的关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帮助。
  
  信阳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律师团成员易成爽说,律师团讨得的欠款除了落到信阳籍农民工手里,还有相当一部分落在了四川、甘肃等兄弟省份的农民工腰包里,“别的省份的农民工兄弟也跟着受益,这是意外的收获”。 首席记者 余超 实习生 李光远

东方今报         

编辑:赵文银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搜索

·手机报数码产品团购节

·首届慈善义工征文大赛

·直通十一运会

·烟台交警在线

·百名记者直击全运会

·中秋节专题

·国庆六十周年专题

·第三届烟台葡萄酒节

·共同记录“中国一日”

爱心蛋糕送弱势群体

烟台打造"5分钟"工程

雪后百斤冰块挂屋檐

50多头猪高速路撒欢儿

机场积极除雪保通航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烟台站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